我对两会说|卓仕平:建议政府推动无抗养殖最后一公里
2025-03-03 10:21:04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产业品牌推广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850X.jpg


——专访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中坝阳光养殖场董事长卓仕平


聚焦健康中国  论国事(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编辑部)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理念的引领下,绿色生产力加速形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石阡县中坝阳光养殖场正进行着一场绿色生产力的革命,推动产业经济向绿色发展转型。面对食品安全这一社会焦点,该养殖场以创新技术重塑传统养殖模式,其无抗产品的问世,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绿色健康体验,更是在味蕾与自然的和谐中寻找到了完美平衡。


2025全国两会临近,第一健康报道应约采访了贵州石阡县中坝阳光养殖场董事长卓仕平,深入探索其背后的故事与愿景。


卓仕平.jpg


第一健康报道:


卓董事长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中坝阳光养殖场无抗养殖的理念以及无抗养殖的猪肉产品有哪些独特之处?


卓仕平:


无抗养殖的理念是满足人们的身体健康,开拓绿色生态养殖。让生猪养殖不能添加激素、抗生素、色素、精神类药物、防腐剂、瘦肉精等药物和添加剂。


无抗养殖的猪产品有这么几个特点:首先,无抗养殖的猪屠宰后送第三方作质量检测,不含激素、抗生素、药物残留、镉、铅、汞、金属元素不超标;其次,营养检测蛋白高,脂肪最低,钙、铁、锌的含量特别丰富,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猪企能超越;再有呢就是口感肥肉肥而不腻,瘦肉脆而不柴,鲜嫩无腥味,汤有鸡汤的风味,一般猪肉存在80种风味物,该猪肉就增添了25种,因此风味物质更加丰富。


第一健康报道:


在养殖过程中如何确保无抗猪肉的质量,以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食品安全呢?


卓仕平:


首先确保发酵料不出问题。发酵时间的长短,由温度来确定,时间过长、过短都要出问题,酵料堆放的时间长短也有要求,发酵料不能产生异味和霉变,否则也会出问题,发酵的技术是关键。技术处理好,养殖风险就排除了一大半。为了确保猪的健康生长,养殖场除了采用发酵料技术,还每月增添增强猪健康的保健成分产品,并注重养殖环境的调控,要求养殖场水土、空气环境无污染,保证做到大猪通风小猪保暖,消除外因致病因素。所有技术到位,无抗生猪养殖一年四季不打防疫针,圈舍长期不消毒,一年四季卫生都可以达标,猪不会生病,产品可以随时抽检,定期检疫检验,只有这样就可以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第一健康报道:


您提到的发酵料技术对提升无抗猪肉的营养价值有何帮助?在提升新质生产力方面,都做了哪些努力?


卓仕平:


因为发酵饲料在发酵时可以产生大量的益生菌、蛋白物质及其它多种营养养殖,这一工艺彻底改变了猪肉的肉质和口感,发酵料养殖的猪属生态猪,生长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时间越长,营养成份沉积就越多。该技术提高了猪的亚油酸成份,它是普通猪肉的2.5倍,对猪肉的胆固醇进行了彻底的降解,发酵料养殖的猪肉在营养成份上是普通猪肉不能超越的。


除了对养殖上的优势外,无抗养殖的优势还体现在对环境的友好上。猪食用发酵料后,粪便无臭味,夏天圈舍里也不见苍蝇踪迹,对空气无污染。粪便经干湿机处理后可还田还土,形成循环产业,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第一健康报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公众对安全、绿色、健康食品的消费意识逐步增强,作为绿色养殖的先行者,您认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者各自承担哪些责任?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您有哪些具体的建言与心声?


卓仕平:


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者存在一个普遍联系的一个因果关系,政府应该为企业保驾护航,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下,兢兢业业发展产业,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求,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进行反馈,让企业时时刻刻都注意到技术处理全方位到位,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产品。


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我建议当地政府对新质生产力产业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大资金投入,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必须严格监督政策实施的情况,再好的政策如果不落实,就会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中坝阳光养殖场今天能脱颖而出,靠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消费者的认可;靠的是对技术的卓越追求;靠的是积极参加广泛的社会活动让社会知晓;靠的是通过过硬的产品得到消费者认可,当然这个过程是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中坝阳光养殖场的无抗猪肉自2017年问世以来,得到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由于宣传不到位迟迟未能进入更广阔的消费市场。我们期待政府在养殖相关政策、技术、资金、宣传等方面予以指导和支持,让这一绿色健康的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推动绿色产业的蓬勃发展。



(责编 薄荷)

标签:
两会食品建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