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梁颖宇委员:破局创新药困局
2025-03-07 10:24:41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产业品牌推广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850X.jpg


聚焦健康中国 观两会 (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何芳)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创新药产业再度成为财经领域的热议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这一举措在资本市场和医药行业激起千层浪,为创新药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政策动力。


在过去一年,创新药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从获批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1月9日NMPA披露信息,2023年共批准国产首次注册药品1812件,按品规计,创新药获批同比2022年上升70% ,展现出我国创新药研发能力的提升。然而,资本市场却对生物医药行业投资趋冷。2023年生物医药行业投资额相较于2022年下降约50%,并且这一趋势在2024年仍在延续,给创新药企业的资金链带来巨大压力。


在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方面,长期以来,基本医保作为药品最大战略购买方,使得创新药市场定价和医保支付价难以分割。创新药为获取市场份额,往往需参与医保谈判,一旦进入医保,便进入全国统一价格体系。2024年国内创新药的医保谈判平均降幅达到63%,降幅较过去几年微增。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药品的可及性,但也导致我国创新药价格远低于国际水平,同款药品价格差异可达数倍甚至数十倍,不仅影响企业利润,也阻碍了创新药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微信图片_20250307224921_副本.jpg

图为全国政协委员 梁颖宇


全国政协委员梁颖宇指出,我国新药研发已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涵盖mRNA药物、基因治疗、细胞治疗、AI技术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等前沿领域。但新药上市后,在进入医保目录和医院用药目录方面仍有困难,谈判价格偏低、DTP药房推广缓慢等现实因素也依旧存在,严重影响了创新药临床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实现,进而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创新动力。


面对这些挑战,梁颖宇委员建议:一方面要打通产业链,提升资本市场流通性,让上市、融资、退出渠道更加畅通,为企业提供持续研发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要提高创新药可及性,建立创新药动态报销制度,允许一定等级大医院不受药占比和次均费用等指标限制,积极推动新特药供应商、DTP药房、医院深度合作,加快建设与医保制度衔接配合的多元支付体系等。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发布后,部分创新药企业股价出现波动。投资者对创新药目录的制定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地充满期待,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创新药企业的市场估值和未来发展空间。如果政策能够有效解决创新药的价格形成机制、医保准入和市场流通等问题,将吸引更多资本进入创新药领域,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展望未来,创新药产业不仅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关键力量,也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在政策引导下,创新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将更加紧密。政府工作报告为创新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后续相关政策的细化和落地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责编 薄荷)

标签:
两会健康报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