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训明:强化自身保健意识 勇攀心脑领域巅峰
——专访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
访谈现场
【主持人】在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的今天,不断涌现出一批批目标坚定的杰出青年。他们有着资深的临床经验,超强的创新能力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作为医学领域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先锋,他们在浩瀚的医学海洋中努力探索前行,在攻克疑难疾病的漫漫征途上力排万难,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从未停歇探索的脚步。他们为祖国培养出高端的医学领域人才,科研成就更是获得了国内外同行们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我国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逐年攀升,迫切需要进行脑血管病诊治新技术的研发、技术推广和保健知识普及工作。
为此,新华健康特别邀请到了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病预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杰出青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吉训明教授,接受本期的访谈。
【主持人】欢迎您,吉院长。
【吉训明】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全世界人群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气候差异和环境污染的加剧等等,促使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作为从事脑血管病防治研究的专家,您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我国脑血管疾病领域的防治研究现状?
【吉训明】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且每年正在以8.7%的速度快速增长,位居居民死因的首位。目前,以北京为例,每年脑血管病方面的直接医疗费用已超过100亿元,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脑血管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呈逐年下降趋势。与欧美相比,我国脑血管病除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以外,还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当前,北京是国际大都市中脑血管病复发率最高的城市,其与文化、生活、种族等多方面差异有关,表明中国脑血管病发病特点的特殊性。比如,就脑血管狭窄和闭塞而言,欧美91%发生在颈部(颅外),颅内仅占9%;而中国正相反,36%~55%发生在颅内。这种不同的发病特点需要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因此加快我国脑血管病防治新技术研究十分紧迫。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脑血管病防治研究,不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但由于脑血管病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和种族差异性,神经保护药物的研究至今没有突破。一旦脑血管病发作,仅少部分轻症患者得到恢复,然大部分患者残留神经功能障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加快脑血管病机制和神经保护新技术研究将对我国脑血管病防治起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