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找高级别医师?从业经历“重于”头衔
2014-07-17 10:02:06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第一健康报道 /


    “看病最好找35—45岁的副主任医师。”近日,一名老教授总结自己看病经验得出的这句结论,在网上引发巨大反响。如何看病才既省时又合理呢?


  小病大治,导致资源浪费


  采访中不少医生都表示,常见病找副主任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看,值得鼓励。我国在分级医疗建设方面做得不好,“病人只认大教授”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有患者抱着“有病就到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的理念,陷入了小病“大治”的误区,不仅增加了自身经济负担,更加剧了优质医疗资源的紧缺。


  而知名专家每天的接诊能力有限,但却面对很多不属于自己专业领域的或是普通医生就能医治的患者。那些最需要专家救治的患者因此而错过或推迟了诊疗机会。


一些病人选医生往往先看职称。实际上,对于常见病、多发病以及一些少见病的典型病例,副主任医师的临床水平和经验已经足够应对。宣武医院门诊部刘力松说,对初诊病人而言,往往要做必要的化验、检查,而在检查结果出来之前,即便是权威专家也不能做出诊断。


  一位三甲医院泌尿外科李姓专家告诉记者,其实就算是自己的家属得病,自己也一样犯难,也深知看病不容易。如果仅是感冒,他几乎不让家人去大医院看病,更别说看专家号,一般都是到药店买药或者到社区医院。


  贴心设计,解决看病难题


  要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仅仅靠患者努力学习科学就诊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呼吸内科专业首席专家晁恩祥表示,医生和护士在诊治的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在诊治的过程中,对病人要诚信、诚心。医院和大夫应该处处从病人的角度着想。


  例如,医院的收费、挂号、预约等往往在某一个区域,所有病人都需要到这些地方办理相关手续。因此,本来就多的人群会显得更加拥堵。其实有些公共服务的项目完全可以分散到各个区域内,既能分流人群,又能有效缓解病人拥挤之苦。


  网上可查,了解医生口碑


  在选择医生时,有哪些窍门呢?


  首先,别被医生的职称和头衔迷惑。其次,可以到医院官网查看医生的从业经历,如果一个医生的履历中,大篇幅列举的都是科研成果,那么,对他的临床诊疗能力需要多方求证。同时,可以到导医网站上看看患者评价。


  也有专家提醒,就诊不要直奔大专家,并不意味着副主任医师就是最好的选择。某三甲医院管理人员表示,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一些三十多岁的副高职称医生虽然年富力强,但在处理复杂疑难病例和掌控高精尖手术的能力上,可能略差火候。


  北大人民医院骨关节中心教授林剑浩表示,以病人非常关心的手术适应证为例,如果患者对于是否进行手术存有疑虑,可以找较资深的医生看看自己的病情有无必要做手术。


 第一健康报道/     (新闻热线52478634/18911595819)


    (责编 秋时雨)  来源:京华时报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