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血压管理”概念首次被明确
2014-11-06 12:53:00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第一健康报道/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中国专家指导建议》出炉


   全国29位高血压专家制订的《清晨血压临床管理中国专家指导建议》于近日正式发布。作为我国首个关于清晨血压管理的专家建议,本建议旨在规范清晨血压管理、提高医生对清晨血压的认识,更有效指导患者进行规范的自我血压监测,并首次就清晨血压的评估、治疗策略、以清晨血压为抓手的诊疗体系的建立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专业指导性建议。


   ■家庭血压测量方法


   本次《建议》将家庭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以及诊室血压测量三种测量方法作为可用于清晨血压的监测评估方法。由于家庭血压监测可以经常甚至每天进行,家庭血压监测获得了此次《建议》的优先推荐。家庭血压测量方法包括:


   (1)应在起床后0.5-1小时内进行,通常在6:00-10:00之间。


   (2)应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血压


   (3)测压前应排空膀胱,并尽可能取坐位。


   (4)当清晨血压≥135/85mmHg和(或)诊室血压≥140mmHg即为清晨高血压。


   清晨血压上升幅度过大属于病理状态


资料显示,在我国,高血压为我国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首要因素。血压在24小时内是不断变化的,即使一个血压正常者,血压也会呈现较明显的昼夜节律,表现为睡眠最初几个小时内血压明显下降,清晨时段从睡眠到觉醒过程中血压呈明显上升趋势。生理情况下,觉醒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通常会比睡眠时增加10%-20%。如果清晨时段的血压上升幅度过大则属于病理状态,对人体是有害的。猝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发病高峰均在觉醒前后4-6小时内。缺血性脑卒中在清晨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是早上7-9点间比其他时段增加70%。


   清晨血压可作为全天血压风向标


   “血压晨峰”现象常见于高血压患者。截至目前,“血压晨峰”在国际医学界尚无统一定义和计算方法,也无血压晨峰正常值,只能使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诊断。


   本次《建议》明确提出了“清晨血压”的定义,即清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压测量结果或动态血压记录的起床后2小时或早晨6:00-10:00间血压。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指出,通过检测清晨服药前血压,可以很好地判断患者的降压治疗方案是否能够真正控制24小时血压。“清晨血压管理首先要从清晨血压的检测评估入手,通过检测清晨血压来了解清晨血压控制情况,评估降压治疗效果。”


   尽量选择“一天一次就可持续24小时控制血压”的药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介绍,清晨血压异常升高,除了自身的病理学原因及与经常吸烟、饮酒、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和精神焦虑者这些危险因素相关之外,更多的原因是血压管理不善所致,即所使用的降压药物无法控制24小时血压。目前,临床上有很多推荐一天一次服药的降压药物,但事实上有些药物其实难以达到“一天一次就可持续24小时控制血压”。本次《建议》指出,“清晨血压”的治疗方案应选择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第一健康报道/     (新闻热线52478634/18911595819)


  (责编 秋时雨)  来源:环球网


 


 


 


 

标签:
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