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大咖:谁是“重构医疗生态”风口浪尖的猪
2015-07-10 15:18:53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第一健康报道/ 记者 九剑


7月10-11日,由互联网医疗中国会、华泰证券主办,艾利艾咨询、中信出版社、英途联合主办,仁和集团、壹药网、财新传媒健康点战略合作的第二届“reMED 2015重构医疗生态”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正式召开。

本次高峰论坛聚焦“重构医疗”“协奏医改”“战略转型”“国际趋势”及“资本力量”五大主题,旨在第一时间了解互联网医疗旗舰企业的战略布局,面对面倾听行业先锋的探索经验,及时把脉行业发展动态,深入探讨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寻找新的时代发展机遇。

webwxgetmsgimg (2).jpg

下文为10日上午嘉宾对话环节,第一健康报道全文刊载。

主持人赵红健康界总编辑

对话嘉宾:

    华泰医疗产业基金创始合伙人张泉源

    华泰政权研究所董事长总经理王禹媚

    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

    海虹控股董事副总裁上宫永强

    高瓴资本董事总经理胡海晨

    

赵红:

大家好,现在讲健康,有一个消息说你并非一无所有,因为你有病,当时看了这条我吓了一跳,但是想想有道理。紧跟着说,你至少有手机病。即使把手机两个字去掉以后,其实你还是有病,你今天不有病,一辈子当中总会有疾病的时候,互联网医疗不管什么样的外界环境下的影响,他的刚需是存在的,大家应该认同互联网医疗的未来。

今天的主题是重构医疗生态,也是这样的格局。今天上午几位演讲嘉宾他们的演讲从宏观到微观讲的非常仔细,下午以及明天分论坛也会把生态各个环节做到非常详细的讲解。我其实还是想抛给今天嘉宾一个稍微大一点的话题,至于怎么解答,这是你们的智慧。

第一个问题,重构医疗生态从哪入手?首先从珍贵的大熊猫,医院院长来问,不是说她长得像熊猫,是因为太稀少。今天医院院长除了王衫就是盘院长,您怎么看重构医疗生态。

盘仲莹:

我给大家一点信心,大家知道我的名字叫盘仲莹也就是“盘中赢”,大家可以盘中都赢。关于互联网医疗怎么样重构我们都在思考和探索中。我刚才跟赵总监说了一个话,在座大部分人都在“飞”,而中国的医院或者大部分的医生我们在“地”上,我们在张望和看,我们猜测在天下飞的家伙什么时候落下来,落下来的姿势,或者是落下来是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谈到重构,其实更多的是沟通和交流。因为在地上这些人不知道天下飞的感觉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去飞呢?我在地上好好的,好好的待着,医疗模式已经存在这么长的时间,我没有改的必要。所以重构重组都是在飞的人想,飞起来好爽,但是怎么样让地上的人真正想要参与,一定是观念、概念、结构重组,很多都许多改变。

今天会议是一个出发点,一个起点,谢谢!

赵红:

回答非常好,代表全国大多数医疗行业的从业们的心态,你们为什么要飞,这个事要问一下张泉源张总,大批猪飞起来是因为投资造成的,有请张总,如何看待重构。

张泉源:

我觉得飞起来不单是因为资本的力量,是因为很多人确实想飞。另外,医疗行业里绝不仅仅有医生、医院,更有患者。整个行业长期以来积累扭曲的结构使得很多人想去改变这个行业,现在有了互联网的手段,有了资本的助力,所以可能这个行业就有很多人要飞起来。医生像盘院长讲是最后一波真正飞起来的人,还有很多人想让医生飞起来。

今天重构医疗生态,王院长讲过去体系是患者到医院才能看到医生,到底怎么样的重构?很简单的一个想法是患者、医院、医生由原来线性关系变成三角关系,医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体系里慢慢的出来,有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平台,跟医院、患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同时,未来中国重构里还会加上新的一方就是支付方,就是保险的力量。成熟医疗体系也是这样,最后重构不是简单的三角形,而应该是四边形再加上保方的力量,我们认为这是真正的重构。

从投资角度简单说一个观点,我们从投资看医疗互联网整个的变化,包括对这么复杂行业重新的改变。哪些方面是我最关注的,现在看到各种各样的商业模式,无非有几方面我们觉得是最重要的核心要素。第一,利益主体是谁。刚才说到的几方,医生、患者、医院、保险都是利益主体,与他们有关的机会我们都在关注。第二,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医医之间,医患之间,医生和医院的,患者和医院的等,这些之间产生无数的商业模式。有了主体和各自之间的关系,最后还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也有咱们的公司在关注数据。从投资逻辑,以及利益主体关系产生的数据和纬度看行业。谢谢。

赵红:

    我听明白了,张总说了现在的重构是因为目前在互联网上是三方,三缺一,缺医保。目前中国医疗服务最大支付方不是消费者的个人,而应该是医保。投资领域里发现有一种说法,消费式的医疗指的是整形、口腔、眼科等等,并非基本医疗服务最包括的医疗行为,目前在投资领域还是非常活跃。等上榜时个人无法支付的基本医疗服务在网上形成互联网医疗新生态时重构出现了困难。

第二个问题,在刚才张总和盘院长提到的互联网医疗新生态下支付方在哪?可以不在乎今天不盈利,但是我们投资方也好,或者是创业者也好,或者是医院也好,大家不会不在乎没有盈利模式。我们在目前来讲,虽然有一些消费者的付费,甚至厂商的付费,但是真正大规模互联网上医疗付费行为还没有产生。我想请问胡总,还有上官总,有请胡总。

胡海晨:

一般这个问题是我们问企业家的,你们的盈利模式在哪里。大家之所以不愿意在互联网付费是因为线下诊疗很便宜,互联网上看不到医生,另外常规治疗是医保付费。你想想一下,如果不是常规线下能够满足的医疗服务,我想是有人愿意付费的。比如说儿科,如果有比较高端的服务,可以说是互联网,也可以说不互联网,只要是目前公立医院医保体系不能满足需求的付费意愿还是非常强烈。

在医药电商如果能省下一些费用,或者是医保能省下一些费用,这是明显的空间,也会有人愿意付费。和现有体系比较,如果你提供的价值是目前不能提供的,那么自然就有人付费了。

上官永强:

谢谢赵总的问题,海虹历史比较久,从200年开始做互联网,后来进入医疗。15年中我们看到很多起起落落,包括医疗产业的变更。从我们的角度看问题,回溯到整个医改的进程,2000年开始第一轮医改着重点在药品价格,对药品招标采购、集中采购。2009年启动的新医改,整个思路方向朝着全民医保,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面,从这个角度大家看问题。

我们从2010年开始做,医保怎么有效管理支出,有效控制医疗机构费用发生,有效控制医生的医疗行为。其实我们很惭愧,2009年2010年我们在推时进展比较慢,为什么?因为当年医保刚刚开始,各地人社厅下的任务是怎么提高医保的覆盖面,没有意识到资金的问题。到了2012年我国资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已经超过95%,这时医保作为慢慢凸显出来,无论从医疗机构还是从后端药厂来看,大家忽然发现医保是一个最大的客户。现在全国医院收入里将近50%来源于医保,在某些发达地区这个比例达到70%以上。格局变更凸显,医保作为医疗服务最大的购买方,替参保人购买作用会越来越凸显。整个医疗产业链,无论商业模式怎么走一定要抓住谁来付费。

我们感觉医保是最大的受众方,怎么抓住医保。从世界发展来看,中国医保的现状,加新农合大概18000亿左右,这个费用能不能长久支持整个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我相信大家也看得见一些数据,简单说一个数据大家就明白。整个医保的收入从2010年到2012年大概每年增长40%左右,从2013年开始增幅是在个位数,第一,覆盖面已经足够,。第二,人口老龄化消费比例不能再提升了。医疗费用的提升每年保持20%的增幅,是个位数和两位数的对抗。下一个是谁,肯定要过渡到商业保险,去年商业保险健康商业险总数是160亿,这个规模不到10%,这个比例全世界是最低的。

今天最大的受众是医保,明天可能是商保,后天是谁?后天就要到C端,是个人。不可能所有靠保险。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

今天时间比较紧,下午我有一个专题讲海虹这方面的思路,下午时给大家详细阐述,谢谢!

王禹媚:

感谢胡总和上官总两位专家,两位专家已经讲得非常详细。我对医疗行业是马瓜水平,我是从外面看医疗行业,我接触比较多是天下飞的企业,他们自己也找怎么变现,初始时第一波逻辑就是圈用户导流量入口,搞了一堆用户具体怎么落地,需求怎么解决,发现没有办法了。刚才听专家讲时我们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探讨。

健康和娱乐两个行业,我们把社会的供需关系再一次梳理,整个社会商业组织再一次重构后效率会大幅度提升,人类终极只会为健康和开心买单。今天讲重构医疗生态,包括刚才讲消费,我们已经进入大健康领域。有人问我整形美容算不算大健康领域,我说算健康领域,可以算做心情健康。所以支付方面还是蛮多的。

刚才和王晶老师在聊这个问题,你看全球成熟的医疗市场,互联网对他们带来的影响,或者互联网对他们直接的重构,并没有太多影响他们的商业模式,或者是付费模式,更多影响的是他们整体的技术前进的方向,是提升医疗水平以及整个组织沟通的效率。国内不一样,国内最初时出现大量的公司,刚才在讲改变各种关系,医医关系、医患关系等,这些改变的前提本质由中国医疗企业,不单是医疗行业,包括金融行业,我们管它叫新C行业,新C点太多,由于过去这些年整体发展的速度,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整个机制的监管。一方面你会看见大量捧着钱的人,不是没有钱进这个行业,钱在等着。大量同学从协和毕业,一个月有多少钱,这几乎成了无解的方式,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重构,一方面我们和全球技术上站在同一起点,我们沟通的方式在提升。另外在更多成就上,把行业的体制以及扭曲的关系希望通过互联网解决,双重的叠加使得我们感觉这一轮是对整个行业组织结构在中国要搭建重构,最终结构不一定像美国医疗结构,但是互联网在组织过程中一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这是中观层面我的观点。具体微观层面,或者到底谁两付费,刚才两位讲了很多,社保、医保还是商业医保,还是最终个人,这是精进的过程,尤其互联网带来的影响。

这几年直接带来的影响,年轻这代人,中国85以后的人会直接在线上付费,因为对互联网信任度提升。现在大量的公司把眼睛盯在消费者痛点和病人痛点。中国医患关系中最大的痛点在于医生,医生痛点并没有太多找到解决方式,医生痛点解决,谁来付费,中间环节可以打通这是我们后面期待看到的。谢谢。

赵红:

其实大家都说互联网医疗最后一个境界就是把互联网去掉,因为医疗本身和互联网融为一体,工具和行为是一体的,这应该是我们会议的一个期待。

时间关系本来还有一个问题要讨论,我就不再讨论了。我们和存量打交道非常多,我们跟公立医院打交道非常多,现在中国大家看到医患纠纷,或者是恶性事件频繁。目前最难受的是我们的公立医院,他们处在整个时代变化中,互联网医疗希望医生分出时间满足医患服务。一方面医生在奔向自由职业,奔向自由创业,医院挤在分级诊疗过程中,由于医疗价格不能提升,造成医院医生工作量超大,300多万的年门诊量在中国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存量——公立医院,这是互联网医疗重要的课题。

如果我们仅仅看到我们的医生奔向互联网医疗,公立医院恶性循环还是存在,我们跟公立医院院长接触过,他们对于改革开放,对于整体上医疗资源优化持支持态度,只不过大家要有耐心等待他们的变化。尤其是像王院长典型公立医院的代表,他们对互联网医疗的态度已经发生逆转。由原来你们为什么在天上飞,现在说我们一定会一起飞。这样的声音在越来越多公立医院体系里能够听到。但是也看到另外一股潮流,医生创新的潮流,大家不要听错,不是“医生创业潮流”是“医生创新潮流”,你知道有一个群医生在里面说我必须全职才能把事情做好,我心里很痛苦。我心想医生本来就不够,好的医生走向创业被资本拉出去,医生会越来越少。如何构建能够让医生创新,和互联网创业有效结合的产学研产业链、价值链,这也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在美国大量医疗机构医生创新产业化例子比比皆是,这是作为个人之见。刚才李总说媒体人都有情怀,也是为了更好的医疗服务体系,让我们真正生病时一无所有,只有病的时候我们老有所依,人人有依,也希望可及性得到提高。

生命全周期从出生一直到失去,整个过程需要不是医院,不是医生,不是APP是完整的体系。今天重构医疗生态这样的话题,应该能让我们拥有非常幸福的午餐,谢谢各位嘉宾,谢谢所有参会代表。

    

第一健康报道/       (新闻热线52478634/18911595819

(责编  郝健一)   
标签:
移动医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