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家有过动儿,对学校与家庭来说,都是一大严峻考验!医师指出,目前过动儿治疗以药物与行为矫正为主,虽然药物会导致食欲变差、头痛、睡不着等副作用,但有不少家长质疑“利他能”药物有安非他命成分,担心会有药物毒品成瘾问题,并容易会出现焦虑、体重减轻等症状,但医师认为,其实规律服药反而能降低副作用,千万不可任意停药。
台湾亚东医院儿童心智科医师江惠绫指出,台湾过动儿盛行率约7%,约2万人,且男多于女,其中”分心、过动、冲动“是过动症3个典型症状。临床上表现,多以没办法集中精神,无法注意细节,话多、活动量大,喜欢冒险爬上爬下、做事没耐性、不考虑后果、恣意妄为,让不少父母相当头痛。
谨慎评估用药 绝非安非他命
目前台湾有3种注意力不足过动障碍症(ADHD)的药物,其中利他能(Ritalin)、专思达(Methylphenidate)是中枢神经刺激剂,而思锐(Atomoxetine)是非中枢神经刺激剂,都可有效改善注意力及行为控制能力。
而三者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食欲不佳及肠胃道症状,但每项药物、每个处方,都须依个案的症状、严重度及是否有其他疾病而谨慎评估,并依照医师建议的时间服药。至于有少数人误以为治疗药物利他能(Ritalin)为类安非他命,那仅是部分的分子结构类似,但绝非是安非他命或类安非他命药物。
行为量表筛检 助过动儿治疗
台湾新北市卫生局今年4月独步台湾,针对国小2年级学童发放”儿童行为量表“筛检,盼能及早发现过动症状并及早治疗。但近日却接获许多家长陈情,指孩子就诊后,医师竟直接开药,担心有强迫用药疑虑。
台湾新北市卫生局健康管理科蔡坤儒科长解释说,发放问卷的用意只是广为宣传,并无强迫孩童用药,且问卷得分高不表示一定是过动症,仍需经过医师进一步诊断,才可判断是否需要服药。
除标签污名化 先找专业治疗
台湾新北市卫生局官员强调,有少数人以为这个计画会把孩子贴上标签,然后令其吃药,这是误会。医师在评估诊断时,常需要转介临床心理师等医事人员,以确实了解评鉴对象的心理、智力、情绪、行为,及人格特质等各项特质。绝不是外界所简化的贴标签、就医、吃药,这种恐龙式的理解。
事实上,有过动症的小朋友若不给予专业的协助其成长,50%至60%会人持续至青少年阶段,衍生不良行为、学业中辍、反社会行为人格、物质滥用等,合并焦虑、忧郁等精神病,因此透过这项“儿童行为量表”筛检计画,结合家长、学校及医疗,共同建构一完整防护网,帮助过动孩子快乐成长。
【医师建议】:
”陪伴“与“了解”是帮助过动儿成长最重要的法宝。面对药物治疗,若有药物滥用才有上瘾问题,如果乖乖遵照医嘱,长期规则服药,并定期回诊追踪孩子的身高、体重,让医师适当调整药物,以及养成固定良好生活习惯,通常就可拿掉药物,不需终身服药。
第一健康报道/ (新闻热线52478634/18911595819)
(责编 秋时雨) 来源: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