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强势”退烧药 为何成“明日黄花”?
2014-09-22 10:46:56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第一健康/


    最近网上热议“被淘汰的退烧药”,这一消息传出,不少人感到诧异并担忧:从小就开始用的退烧药被淘汰了可怎么办,以后用什么药代替呢?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过时”?今天我们来一探究竟!


  细数应该被淘汰的退烧药 已成“明日黄花”


    科学用药的基本原则是安全、有效、经济,安全是排在第一位的,当一个药的使用已经不安全时,淘汰是必然的,见效快又便宜不能作为继续使用它的理由。


  安乃近


  安乃近应该是最“亲民”的退烧药,毫不夸张,几乎老百姓都认识它。在“退烧”医药界,它曾经有着不可撼动的“一哥”地位,曾在临床上作为退烧的“一线药物”。甚至有网友说“我从小到大仅有的几次发烧都是靠它来退烧的,见效快又便宜”。


  安乃近为何惨遭淘汰?安乃近有很大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也可引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皮肤方面可引起荨麻疹,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常用的含安乃近的药还有重感灵,也应该被淘汰。如此“罪孽深重”,怎么继续“|受宠”?


  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似乎在小儿群体更为人知,许多爸爸妈妈把它当成宝宝发烧的“万能药”。尼美舒利属于抗炎药,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上市之初这个药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疼痛和退烧。后来被用于退烧,特别是用于小孩,效果显著,因而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


  但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结合这些不良反应,此药目前禁止用于退烧药使用,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只作为二线的抗炎镇痛药使用,即在至少一种其他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仅限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


  去痛片、APC片、氨非咖片(PPC片)


  这三类药物为何齐齐被“抛弃”?全赖于三者药物中含有氨基比林和非那西丁成分。


  氨基比林曾经作为一种新型的退烧药流行于欧洲、美国,但使用过程中陆续发现服用此药的病人发生了口腔炎、咽喉痛等症状,后经化验发现病人粒细胞减少,证明了氨基比林能引起严重的粒细胞减少症,导致免疫力下降,并引发各种感染。


  非那西丁也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退烧药。1953年后,欧洲许多国家,特别是瑞士、西德等国家发现肾脏病人大量增加。调查后证实这种肾病增加主要是服用非那西丁所致,这些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禁止含非那西丁药物出售后,这类肾病患者的数量明显下降。


  两大“实力派”退烧药仍可使用


  科普路漫漫,不仅普通大众需要更新用药知识,临床医生更需要更新用药知识。说了上面的退烧药应该被淘汰后,我猜大家肯定想知道哪些药能用于退烧。现在告诉大家,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安全又便宜的退烧药就两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为对羟基乙酰苯胺、醋氨酚或扑热息痛,是一种常用的退热和止痛药物,常用于发热、头痛和其他轻微疼痛。对乙酰氨基酚其他退烧药不同,不含有抗炎成分,所以不是所谓的“非类固醇抗发炎药”。按常规计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不会刺激胃粘膜或引起肾脏或胎儿动脉导管血液疾病。


  布洛芬


  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它常被用来缓解关节炎,经痛,发热等症状。布洛芬的副作用较小,只限于轻度消化不良、皮疹、转氨酶升高等,并且极为少见。


第一健康报道/     (新闻热线52478634/18911595819)


  (责编 秋时雨  来源:39健康网


 


 


 


 


 


 

标签:
健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