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大家吕嘉戈演讲“中华智慧与健康人生”实录
聚焦健康中国 智慧人生(第一健康报道海南保亭 记者郝健一)
“我们画个十字坐标,其相交处即中心点就是五数所在。地球自转给地球带来了日夜变化,用形象化方法表述为阴阳;地球公转给地球带来了四季变化,用形象化方法表述为五行,这是阴阳五行的来源。” ——《中国哲学方法-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一书作者、中医文化大家吕嘉戈
在日前结束的“中华智慧与健康人生”高端论坛上,吕嘉戈先生用5500余字的演说一气呵成向与会嘉宾解析了为什么中国文化充满智慧?为什么身体健康要靠对中医学顺其自然的健康理念去安排个人的饮食起居及健身方法?我们如何才能获得健康人生?
图为吕嘉戈先生演讲 (摄影 陈川平)
吕嘉戈说:中国文化是充满智慧的文化,是不容置疑的。中华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灵魂,它体现在中国哲学方法之中。中国哲学方法是中国文化创立的指导方法,中国文化中的经史子集,都是在中国哲学方法指导下创立的。因而,要做到健康人生,就离不开中医学的健康常识,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大智慧的体现,懂得和掌握了这个大智慧,就能非常轻松的达到身体健康,进而就有了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资本。
吕嘉戈表示:认识中华智慧的魅力,要用中国哲学方法去探讨新生事物!那么,人的健康就是核心问题。要做到人的全面健康,不但要去除精神上的民族自卑感,建立对中华大智慧的认知和自豪感,达到精神健康;而身体健康则要靠对中医学有关顺其自然的健康理念去安排个人的饮食起居及健身方法,使之成为生活习惯。
以下是吕嘉戈先生 2018年12月19日演讲部分内容:
中华智慧来自由《易经》而出的中国哲学方法
《易经》诞生于约7000年前的伏羲时代,伏羲集前人观天之大成,用八尺圭表改革了用八尺土堆测日影的方法,使观测精度提高,古人对此统称为晷景。夜晚要观星象,将黄道上的恒星按照方位图,定出东南西北中位置,以十二地支为标记,子1午7卯4酉10为赤道坐标,然后以30度角为一坐标,即丑2未8辰5戌11为黄道坐标和寅3申9巳6亥12为白道坐标,这样就有了以30度角设立坐标的中国特色的三个坐标共一中心《易经》坐标体系。其共分12个方位,与12地支相应。然中国古代的方位是以面朝南而定,故与现今西方的方位不同,中国古代是左东右西,上南下北。只有以此为方位,方可理解太阳从东方升起的左升右降的规律,左升右降同时还包含有中华民族的精神------向上的精神。左为东,太阳从东方升起,左升包含有向上的内涵,龙马精神即指向上的精神,马位于最南方午位即最上边,其向上的含义清楚可见。
7000年前伏羲时代的《易经》可称为无字《易经》,它的卦是由最早的数字组成,每组六个数字组成,而不是现今所见的阴阳爻卦,之所以用数字组成,据《易经》中的方位、立八尺圭表测日影即晷景、赤道坐标等内容可得出答案。
从《易经》起源于测日影和观天象的手段而言,古人是在捕捉日夜和四季变化的规律,由此有了历法,并创立了物候学、24节气、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等现代科学都没有把握到的的地球运行的内在规律,最重要的是在把握到这些认识后,用形象化方法概括出了地球万物的宏观-------阴阳五行。证明阴阳五行何时形成的证据,是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用贝壳砌成的青龙白虎形象的墓葬。中国人没有提出地心说和日心说,但是早已知道地球运动的圆周规律,也早已知道一年约365.1/4天,中国的置润方法是绝对顺其自然的,19年7润,即不违背阴历初一十五月亮圆缺,也不违背太阳年的规律,否则在4000年前根本无法预测太阳日食的发生日!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哲学启示。
这个哲学启示就是“顺其自然地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方法论,并将阴阳五行概括为地球万物的宏观。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最大最自然的行为, 只有观察和把握它的运行规律,才能有效地进行农业生产和安排生活。地球自转给地球带来了日夜变化,用形象化方法表述为阴阳;地球公转给地球带来了四季变化,用形象化方法表述为五行,这是五行的来源,阴阳和五行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地球自转同时也在公转,公转同时也在自转,阴阳五行是地球万物的宏观,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大多数国人对四季与五行有关联无法理解。其实很简单,明代中医张介宾有谓“四象既分,五行以出”,我们画个十字坐标,其相交处即中心点就是五数所在。从自然看,四季是地球公转的结果,日夜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古人对此创造性的以二次或多次抽象对日夜变化和四季变化进行了从宏观上的概括,用中国哲学方法术语说,这种方法就是中国独特的形象化方法,当阴阳五行被概括出来,马上就可以看到,阴阳五行实际上是地球万物的宏观。故,离开地球自转和公转去谈阴阳五行,则无法将它说清楚,而加上地球自转和公转,则一目了然。而且,四季发生在地球上,其中心是地球,地球与四季如何统一是个难题,当抽象出五行后,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自转带来的白天黑夜,可形象化表述为阴阳,这里出现了二次抽象,即左升右降,左东右西,东方为太阳升起为白天,西方为太阳降落为黑夜,由对白天的升与方位东的抽象,用形象化方法来表述为阳,由对黑夜的降与方位西的抽象,用形象化方法来表述为阴。对体验到和看到的事物日夜进行了二次抽象,并用形象化方法进行概括,就有了对阴阳的认知。所以,阴阳是对地球自转即白天、黑夜和方位东、西方的形象化表述。
公转带来了四季变化,四季与地球无法统一,古人利用多次抽象的方法,使之得到统一,形成五行观念。在此可以看到,春夏秋冬四季是温带的特征,这是第一次抽象;东南西北中是方位的定位,属第二次抽象;前面讲到的左升右降,是表述的运动方向,属第三次抽象;春夏秋冬具有颜色的定义,即青红白黑加上中心黄色属第四次抽象;也具有气味的定义,酸苦甘辛咸,属第五次抽象--------,当然还有很多次抽象,然在阴阳五行这个宏观内,可以对所表示事物都来个概括,但宏观是不讲事物具体内涵的:其内涵有“时间、空间、方位、运动方向、颜色、动物、植物、矿物、气味、情绪、五脏”等等。在具体方位中,则是有具体所指的,以春季为例:“时间:春季本身就有具体时间,万物生发,郁郁葱葱;空间:位于太阳的东方;方位:东西南北中是方位的表述,春季属于东方;运动方向:东方运动方向是向上的,东升;颜色:春季的主色是青色;气味:春季气味属酸;情绪:为怒;五脏:在肝。--------”可以说,经过这样多次抽象,还要进行概括,星象中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链接起来像似长蛇阵,被古人称作龙,以此来概括东方春季,因春季青色,故称为青龙,一个形象化后的青龙就将东方所有内涵给包容了。将四象以形象化方法概括是中国哲学方法的特色,故五行中有以青龙代表春季,朱雀代表夏季,白虎代表秋季,玄武代表冬季,招摇代表中心,这种形象化方法也是概括阴阳五行的方法。其它季节以此类推。
上述内容,在座的嘉宾已经可以理解中国哲学方法了。可以说,中国哲学方法就是这样经过多次抽象,从而把握了宏观,顺其自然地形成了。它包括方法论与思维方式两个部分,二者也是不可分割的。在此要强调的是,方法论决定思维方式!方法论就是《易经》中所谓的“百姓日用而不知”所指。
中国哲学方法是自伏羲时代测天、观星所自然形成的,由于测天、观星均来自天,天在中国人眼里就是指最大,由测天、观星形成的中国哲学方法的方法论 就是这样得来的,中国哲学方法内涵包括方法论与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方法的方法论,一言便可而终:“顺其自然地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意思就是不能违背自然,并且要从宏观上去把握事物。宏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完全是一形而上的认知。《黄帝内经》谓“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中国哲学方法的思维方式,是为了落实顺其自然地从宏观上把握事物方法论的具体思维过程,其过程分为三个。
1,取象比类方法
是为了落实顺其自然地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方法论而形成的思维内涵。
取象比类要分解释读,取:意为拿、把握;象:意为四象,古有“四象既分,五行以出”之谓;比:意为察;类:意为阴阳。综合起来就是对一事物要根据它的象数变化察它的阴阳五行属性。不要忘记,阴阳五行指的就是宏观。
例如。中医学认为长寿与抽象思维能力是人体生命的宏观。
2,形象化方法
宏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完全是形而上的。古人用了二次和多次抽象的方法,一下就解决了如何描述宏观的难题。最典型的应用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用四个动物形象把四季分别概括出来,其动物的物质形体被化掉了,解决了对形而上即宏观表述上的困难。
形象化方法是中国文化中最独特的方法,在中国语言中被运用的比比皆是、炉火纯青。如问年龄,会问的人往往不直接问你多大,而是问属什么的。十二生肖也是运用形象化方法得来的。
3,尚中合和原则
前面已经说到,阴阳五行是地球自转公转转出来的,故地球是处在阴阳和四象的中心,围绕着地球的自转公转,可以认识到,阴阳五行完全是地球转出来的,尚中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我们研究任何事物时要遵守的原则。
总之,对上述三点可以这样概括,认识事物首先要把握宏观,其次把握核心,并能用形象化方法加以描述。可以说,中国哲学方法给中国人带来了大智慧,而这个大智慧就是来自伏羲氏对前人测日影和观天象而形成的。需要重申的是:中国哲学方法与西方逻辑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学懂阴阳五行才能获得健康人生
从阴阳五行是地球万物的宏观来看,地球的日夜变化和四季变化均来自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再进一步看,万物均跟着地球一道旋转,那么,日夜产生的阴阳变化和四季产生的气候变化就会影响到万物。古人用阴阳五行将此概括出来,即要人们把握阴阳、顺应四时。人体生命要保持身体健康,就要养成把握阴阳、顺应四时的饮食起居习惯,这个习惯就是以熟悉阴阳五行为前提的。而不是随便听听就会保持住的,也不能今天听张三的,明天又听李四的,没有一定的规律,现今养生节目多如牛毛,各种观点比比皆是,这就更要求想要得到健康的人们通晓阴阳五行,通读《黄帝内经》,真正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大智慧,不被似是而非的理论忽悠。
阴阳五行对健康的内容主要是关注饮食起居的规律和情绪调整与五脏的关系,健康养生与中医学的关系是:中医学由宏观阴阳五行创造出属于微观的阴阳五行学说,因此,具体养生观念直接与阴阳五行学说相关。
先要理解五行的相生相克。
相互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以东方为例,在十字坐标中,东方为春季,卯位,时间为5~7点。春季为木行,青色,味酸,升发,在脏为肝。木生火,克土;水生木,金克木。
在人体五行关系中,有五色、五脏、五味、五主。
五色为青红黄白黑,五脏为肝心脾肺肾,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主为肝主筋、心主血、脾主肉、肺主皮毛、肾主骨及髓,要强调的是,这里的主是指负责五脏营养供应的意思,如肾虚了或有病了,那么就无法向骨提供钙质,对大脑也会有影响,孩儿容易得软骨病和大脑发育不良等疾患,老人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还是以肝为例。肝为将军之官,怒伤肝。寓意为木行不可受到压抑,即要顺其自然规律安排作息时间,《黄帝内经》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倶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髮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养生寒变,奉长者少”;
肝主筋;肝藏血;肝与胆相为表里,是消化系统主要脏腑。
其他各行可以在《黄帝内经》内查看,这对养生是绝对有益无害的。
要把养生作为一种习惯,才是今天健康人生的主线。这种习惯先要理解《黄帝内经》,其次要对它能融会贯通,这样就可避免上社会上追求盈利为目的推销养生保健品的当了。
按照阴阳五行内涵,根据祖训“民以食为天”的要求,饮食起居是生命最重要的内容。四季在饮食上要做到“春食酸,夏食苦,秋食辛,冬食咸,甘以调之。”这是指每个季节味道要有各季主味,并不是光吃这种口味。
根据中医吃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像肝、肾等内脏,一周应吃上一次。不要挑食。中医谓“早吃饱,午吃好,晚吃少。”这是非常重要的,晚上吃太饱,会影响睡眠。
(责编 秋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