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肿瘤(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王臣)
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偶尔出现的一些异常信号,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健康隐患。小张,一位年轻男性,多年来深受高血压的困扰,四处寻医问药,却一直被当作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病因始终成谜。然而,近期他的身体发出了更为强烈的警报:每次排尿时,头痛、胸闷、大汗淋漓、心跳急剧加速等不适汹涌袭来,严重时甚至会突然晕厥过去,可等排尿结束,这些可怕的症状又如同潮水般缓缓退去,身体逐渐恢复平静。惶恐不安的小张赶忙奔赴医院,医生一番问诊后,给出了一个令他胆战心惊的猜测——嗜铬细胞瘤,还有可能是膀胱的异位嗜铬细胞瘤。听到“瘤”字,小张瞬间脸色惨白,“是个细胞瘤?难道自己得了癌症?还能有多少日子可活?”医生赶忙安抚,耐心解释道:“这是嗜铬(shì gè)细胞瘤,可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癌症,而且若是确诊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通过手术是很有希望治愈你的高血压的。”随后小张配合医生进行了血尿检查和腹部CT检查。果不其然,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推断,他的确患上了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那么,这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图为本文作者王臣(左一)
什么是嗜铬细胞瘤?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源自肾上腺髓质的肿瘤,这种肿瘤会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儿茶酚胺是调节身体应激反应的重要激素,它们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出汗等症状。大多数嗜铬细胞瘤发生在肾上腺,但少数病例中,肿瘤可能发生在身体的其他部位,像膀胱、胃肠道等,这就是所谓的“异位嗜铬细胞瘤”。
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的症状
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别看它体积或许不大,却宛如一颗潜伏在体内的“定时炸弹”。对于患者而言,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动作,比如排尿、体位突然改变、腹部受压等,都可能刺激肿瘤瞬间释放大量激素,导致一系列剧烈的生理反应。小张的症状正是这种肿瘤引发的典型表现之一。
在排尿时,膀胱的压力增加,可能刺激到膀胱内的嗜铬细胞瘤,促使它释放更多的儿茶酚胺,儿茶酚胺激素刺激心脏,导致心跳加速,血压急剧升高,出现头痛、胸闷等症状。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会引起大量出汗,甚至产生焦虑感和不安。在血压升高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大脑暂时缺血,出现头晕、晕厥等症状。通常,这些症状在排尿之后会逐渐缓解。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症状,小张最终在医生的帮助下找到了病因。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诊断通常需要依赖一系列检查,主要包括:(1)血液和尿液检查:检查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高水平的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如甲基肾上腺素)通常是嗜铬细胞瘤的标志;(2)影像学检查:如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或核医学检查(如MIBG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定位肿瘤的位置。小张在接受血尿检查和腹部CT检查后,确诊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这为治疗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膀胱嗜铬细胞瘤的治疗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医学的进步,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并非不治之症。一旦确诊为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手术切除肿瘤往往是首选治疗方案。通常情况下,通过精准的手术操作,拿掉这颗 “炸弹”,患者的血压问题能够得到显著改善,甚至可以完全治愈,身体各项机能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结语
膀胱异位嗜铬细胞瘤虽然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对于有长期高血压史且症状典型的患者来说,是一个值得怀疑的病因。所以,当身体出现莫名的血压波动、尤其是伴有排尿后特殊不适症状时,千万别掉以轻心,及时就医,借助先进的检查手段揪出病因,后续进行精准手术治疗,才能拆除这颗潜在的“健康炸弹”,重新拥抱健康生活。毕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永远是守护健康的不二法门。
(责编: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