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饮食(第一健康报道 记者马源)
“民以食为天”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的饮食文化从五千年沉淀至今已发生了重大的演变,人们对“吃”的追求俨然已经变成了一种无形的“讲究”,从“吃了吗?”改变到“吃了啥?”。
在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追求的双重推促下,当下的饮食体系与生活模式均有了时代新形势,满足了人们对饮食的新需求,从“吃的饱”实现到“吃的健康”。
图为四十年代的中国,一家人在街头和稀粥,人们难以果腹,在那个年代十分平常。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演变历史的文化大国,自然“吃”也是演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在“吃”上也有自身的特点:
重食:文章开头就有提到“民以食为天”之说,而这一说法自古就是存在的,这一现象如今依旧是存在的,如人们每逢饭点见面会常问“吃过没有?”这点就足见饮食文化的地位。
图为50年河北农村,人们还不算吃饱,但勒勒裤带可以过去了。
重养:传统中医养生中就有“五谷”养“六脏”一说。古代对饮食的讲究,足以说明对饮食养生方面的重视。
重味:“色、香、味、型”俱全,是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了五千年的基本,也是构成不同地域饮食特色的重要基础。虽说后来由于生活条件的原因,讲究也就突兀了些,但也是后话了。
图为1950年,招待所招待从归国华侨。
重理:自古就注意各种食材的搭配,有相生相克、相辅相成、阴阳调和、兼容并济之说。
先且放着五千年的传承不说,建国70年的中国餐桌变化说起,中华饮食历经飞跃性的发展,经历代相传到推陈出新“量” 与“质”都同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
图为1958年“群众食堂”,许多不方便做饭的群众可以带粮票来这里一起吃饭。
70年兼程风雨,缩影在了每家每户一方小小的餐桌上,从单一的“柴米油盐”到区域菜系百种的“舌尖中国”,从紧握揉皱的“粮票”到食种丰富的“自由选择”足足是一场美食革命和灵魂观念的变革,如何说明“小变化 大发展”呢?
食材变化:生活从简单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到“十八鲜”佐料的多边形式,从食不果腹到菜种丰富。
图为北京一个工地的吃食,这些工人三餐都是统一安排,不用花钱。
消费方式:从保障性粮票到今天的自由买卖,选择性购买。
饮食观念:既前面提到的从“吃的饱”到“吃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的饮食方式基本为“有什么吃什么”在到如今的“健康吃科学吃”,饮食观念无疑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一场革命。
图为1984年,长春某职工食堂的儿童餐厅,孩子们正开心的大口大口吃饭。
生活理念:从“食不果腹”到“铺张浪费”再到当下的“光盘行动”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也经历了变革。
现如今,温饱不在是问题,记得某次去乡下,路过村口听到坐在一起晒太阳的老人们说过这样一句话“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顿好的,现在天天就像是过年一样,想吃什么有什么。”
图为1992年,北京王府井开业的美食城,大龙虾这样的食材已经出现下老百姓的餐桌上。
据资料显示:我国粮食产量1949年只有2263.6亿斤,无法解决当时人们的温饱需求,2018年提高到13157.8亿斤,粮食人均占有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新中国成立初期,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从1985年到2018年,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居世界第一。
在农村,一出门,逢人便会问问,“您吃了吗?”“今天您家吃的啥饭?”这“吃”则是生存的最低标准,同时也是最高追求和享受。
图为2009年,北京郊区一个农家乐亲朋好友聚会的情景,如今的人们一日三餐饱饱的,健康生活成为了中国群众的第一目标。
“吃”是百姓生活的头等大事,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在立足“吃”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70年来,中国餐桌上的变化与国家的发展是同步的,从食不饱腹到科学饮食,再到餐饮数量与食品质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文中图片来源于:大鱼号 车轮下的历史)
(责编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