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世建会的中医药之声(对话实录)
2021-05-19 11:16:40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中医药(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郝健一)

 

5 月17 日在京隆重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健康产业大会上,一场围绕落实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圆桌对话——“从临床实践看中医药的继承与传承”,引起与会者和观看视频直播的观众极大兴趣。


圆桌对话”话题“从中华民族几千年都是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引深而发。


圆桌对话主持人-第一健康报道总编辑李达


对话嘉宾-吕嘉戈、来要良、周广勇、吴琦、左立臣、周文。


1621257509975133.jpg

对话嘉宾-吕嘉戈 来要良 周广勇 吴琦 左立臣 周文(左起)


主持人开场白:


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引导下,我国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特别是在对付新冠病毒方面,中医药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可。今天在座嘉宾都是在中医药临床实践中既有一定理论学术水平,又有高超治病能力的,既是医疗卫生界的监督者,还是行业协会的健康带头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感谢!下面,请允许我为他们做一个简单介绍。


吕嘉戈老师,中医文化学者、吕炳奎中医学术传承工程荣誉主席,北京大学健康系统工程研究所理事会理事。


来要良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北京宣武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周广勇老师,易医与风水传承人、第一健康报道文化学者。


吴琦老师,传统中医世家传承人、中国医学数字红外热成像技术研究组中医技术负责人。


左立臣老师,北京市九届、十届、十一届(特约)委员,市政协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市卫健委特约社会监督组副组长。


周文老师,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健康与养生分会常务副主任。


主持人:


现在我们圆桌论坛正式开始,今天我们这个圆桌对话的组成也特别有意思,有中医名家、中医文化学者,还有我们的临床医生,还有监督医疗工作的纪检组组长。请大家就我们今天的话题“从临床实践看中医药的继承与传承”发表己见。


52.jpg

主持人,第一健康报道总编辑李达


首先请吕嘉戈老师发表高见。请他用他多年的中医实践经验对我们的主题做一个解读,吕老师请。


嘉宾吕嘉戈: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中医药传承是要发展的,不是说往后看,还要往前看。好多人都说中医不杀菌怎么能把传染病治好呢?实际上在这里面中医有一个窗户纸没有捅破,一般都说是药到病除,但是它的理论中“气行血流,气为血帅,血为气母”等等这些话又涉及到一个什么呢?就是“血到病除”。


53.jpg

对话嘉宾-吕嘉戈


因为我们知道,在传染病中间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包括癌细胞等等,它到体内的前提首先是厌氧的。所以血到病除,我们知道人体的动脉血全是氧,别的不说,不管你是什么细胞杀也好,有巨细胞、白细胞等等杀也好,但主要是含氧,它厌氧,那么中医治病首先就是要把氧调过去,就是把血调过去,血到病除。其实中医的科学叫做复杂性科学,当你把气血数学模型做出来以后,中医的定量就将实现,就会更加科学。


所以我们研究中医不是在往后看,我们还要往前走,利用中医的优势和现在科学的优势去研究它,而不是用西医的方法来研究,不是搞还原论,也不是搞成分论,要从它的运行机制来研究。这样我们就开了第一步,走下去以后中医将得到一个大发展。 谢谢大家。


嘉宾来要良:


非常感谢吕老的一番气血讲解。我从一个临床医生的角度来谈一下中医药传承发展和中医药产业的看法。


首先,中医药传承和发展这个题目我觉得是非常契合临床实践的。别的我们都不谈,不论说文化也好,理念也好,必须肯定中医治病救人以追求临床疗效为准则。无论中医院还是西医院的中医科都是面临这个问题。怎么把中医疗效的方法快速的推崇到年轻一代的中医师,是我们要解决的。


大家都知道,西医的临床教育非常的普及,临床大夫成长的很快,那么对中医来说成长起来相对来说比较慢。甭管说是个体化的辩证也好,或者说综合的理念也好,对中医的热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对于年轻人怎么让他树立一个中医的热爱,我觉得首先要让他看到一个临床的疗效。


很简单,如果在临床中抢救一个病人的话,首选的一个方案是什么?我想大家都是不言而喻的。


什么经验或方法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传承?我也一直进行思考。就说我们现代医学为什么让一些医生心里有底?比如说我们做一个CT,做一个超声,做一个冠造,它能进行客观化的评价,像刚才吕老师说的一样。那么中医的客观化评价能让他建立信心。


54 (1).jpg

对话嘉宾-来要良


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么这就牵扯到一个产业化的问题,为什么说产业化的问题?医疗设备西医是发展很快的,那么现代化中医的医疗产品有没有跟得上?就说有没有一个客观化、可视化、规范化的一个东西,比如说我们一直在谈气虚、阳虚、血虚的问题,那么到底虚到什么程度?中医是可以解决的,或者说它能面临什么问题,我们能解决什么问题。


这背后的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这个医生要懂得西医的一些基本道理和中医的临床水平都是要非常棒的。那么在这时候,才能给患者或者说给自己一个非常优价的临床诊疗方案。在这种诊疗方案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优势病种或者根据不同学科的优势病种来选择一个患者可以接受或者疗效比较好的一个方案,这是非常难的。作为产业化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这是在临床中客观化、可视化、规范化的一些东西也是在做一些形成,就说我们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心里有底,让他非常年轻,能够快速成长,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中医药的传承和它的医疗的前置。刚才我听到前边一个论坛谈到了一个问题,那么现在医院都在做端口的前移和后移。什么叫前移呢?就是我们做预防或者做健康科普,那么对于这样的平台,中医药的传承应该需要一些医生来站出来为中医证明,就是说我们以疗效来说话,到底这个中医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一些优质的中医需要站出来把科普作为宣教。另外就是后端的问题,比如从医院出院以后哪些疾病可以作为中医康复的优势,或者说作为中医的一个管理方案非常不可替代的方面,那么这个都是面临一个前端和后端的产业化问题。


前端的,比如说药食同源、医疗保健、可穿戴产品等等,或者说互联网技术都是可以帮助医生或者帮助医院能够实现助力的。比如说中医现代化的舌诊,就是我们通过望舌的一些方法做一些诊断,做一些疾病的推演,或者说疾病的预后诊疗分析或者管理方案,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就是把产业化和中医临床有效结合,是比较适宜的。同时我也非常期待,就是我们在产业大会以后,有一些非常有实力的企业能够解决一些中医的疗效评价或者说客观化的问题,我也是非常希望能够看到这个局面,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让中医越来越有底气。谢谢大家。


嘉宾周广勇:


大家好。这次来开会我觉得我是收获最大的一个,就在咱们这个下午我们尊敬的吕老师把他的著作亲笔签名送给了我,我在这儿谢谢吕老师。我简单介绍一下“易医”,可能听到这个词的有点少。什么是“易医”呢?我给它的一个定义,第一是以人为本,在古代天人合一的理论基础上,一个时空医学,我们利用出生的时间来查病,利用你居住的环境来调病,用我们中医的理念来治病,三者合一。而且我们把原来很难读的那些古代的理论进行了数字化,便于推广。大家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私下聊一聊,在这里我们不占用大家太多的时间。


55.jpg

对话嘉宾-周广勇


对于刚才我们说的这个话题,我的认识是深度挖掘我们古代中医的这些优秀的传承。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说创新的事,老祖宗的东西都还没学好,妄谈创新有时候会误入歧途。我的话完了,谢谢大家。


嘉宾吴琦:


在座的各位大家好。我除了临床以外这些年一直和301医院合作一项叫红外医学。什么意思呢?咱们中医被大家诟病的东西就是不可见,认为咱们是伪科学。刚才有老师说的咱们叫实践科学、复杂科学,其实这个东西就是特别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能让大家看到。红外热技术是早年间美国人军方用的技术,大家可能不太生疏。但是这个技术现在用于医疗上面发现它对于咱们人体的一个观察,对于能量偏颇的观察,其实就是咱们中医说的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其实核心的就是这8个字。阴阳首先是这两个字,所以看它能量的偏颇是看阴阳的一个变化。


之所以与301医院合作,很重要的一个事是什么呢?它能调动一个正常值,西医说80、120血压是正常的,为什么正常呢?有的不是80、120它也算正常,那怎么算是正常的?它是调动了有几十万年轻的军人去做这些体检大数据。在一个个健康的军人,男性、女性军人在时间采集上面采集到了,这是大数据所统计出来的,这是一个正常值。这样的话,就把咱们中医经络的概念、阴阳的概念推到前面,变成可视。同样咱们可以简单说是一个疗效的对比,我吃药和治疗之前什么药,吃药和治疗之后是什么样,是一个疗效对比。另外除了这个以外还可以做另外一个检测,就是咱们用人单位的一个绩效。现在咱们大家伙找大夫看病是怎么找?同时坐着三位专家,我看谁年纪大,我网上能搜到谁,我找谁看。但实际上这个专家可能行医不好呢,身体不舒服呢,对吧。这样的话,通过检测,把人体检测出来了,比如他心热肾寒,咱们请几位专家都开出药来,根据药的属性再去分,如果针对的是心是寒,肾是热,这样就对上了,心火可以用凉药去降下来,肾寒可以用温药给它热上去。这样的话,是用数字来说话,这样也有利于专家们的稳定性,而且一段时间疗效有些稳定。不是说所有数据做出来一定是很好的一个疗效。我们都知道,生活情绪化有非常大的影响,本来吃三周药吃的非常好,突然间他孩子毕业考试,一下没有疗效了。非常客观的反映这个数据,因为现在中医最诟病的就是这个数据不可视的问题。


56.jpg

对话嘉宾-吴琦


咱们讲大健康这个产业,咱们所谓的文化不是说我们戴个饰品,戴个什么东西就叫文化了。我们的衣食住行,平时的生活才是文化。我们现在受了太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咱们中医说的“道法术气”是四个层面,我们过多的去看到气这个层面了。就是咱们说的西方的营养学、成分,咱们都知道,鸡肉和鱼肉称之为白肉,西方人分析完了这是一个蛋白质。但是对于咱们来讲,我吃点蛋白质是没问题的,但咱们手术,开刀以后喝碗鸡汤这个伤口就长上了,你喝碗鱼汤试试,这个伤口就发了,咱们老人叫这个是发物。所以“道法术气”是四个层面,咱们过多强调气这个层面了。咱们现在讲了太多的转基因、无污染,说了太多气的层面。


我们想想为什么建国的时候人口平均寿命是45岁,现在我们70、80岁的非常常见。老说我们环境不好,我们毒素多,我们怎么不好了?我们活的越来越长,为什么不好啊。我们起码现在夏天桑拿天的时候,咱们有空调,咱们可以舒服。当然你把空调总开到16度,一定会生病的,所以这是“术”的层面,你怎么样去操作,空调没有毛病,你操作的人是有毛病。所以从红外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从生活的各个方面来把文化层面打入生活体系当中,从生活体系当中看看生活当中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道法术气”  咱们知道吃什么东西会有什么样的成分,怎么个做法。为什么咱们鸡蛋要各种葱去炒,为什么煮鸡蛋要用茶叶去泡,这就是咱们怎么吃法的问题,从而改变咱们的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咱们受西方的影响太多了。


所以除了临床以外,临床是治病,生活习惯是治未病,红外技术应用是让大家看到我们怎么样去变化,咱们都得清清楚楚的。咱们现在受西方太多的诟病之后咱们看不到,现在咱们想办法看到不就行了嘛。谢谢大家。


嘉宾左立臣: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第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我们这个大会这场活动抓的时机非常好,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中草药的发展,中医药的发展,我记得他到艾草的生产企业,拿着艾条他说的第一句话“我也用”,第二句话“非常好”,第三句话“这是中国的宝贝”,这是对我们中医药的一种极大的肯定,而且他也为我们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是北京市政协的九届、十届、十一届特约,就赶上了15年三届的委员,因为我是少数民族,我是回族,所以还是一个民族宗教委员会的副主任。刚才主持人给我报幕,还担任卫健委特约监督组的副组长,我是怎么进来的呢?就是在政协期间我做了一个提案,就是我发现当初患者挂号,很多专家号是头天晚上就去排第二天早晨的号,有个别的医院推出了预约挂号,但是零零星星一个人兜里要揣着四五张甚至七八张的预约卡。因此我在政协做了一个提案,就是北京市要建立统一平台,什么平台?就是预约挂号的平台,把各个医院的预约卡都收回去,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后来跟中国联通公司114台达成共识,在2009年建立了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平台。当时是马晓伟作为卫生部的副部长参加,丁向阳是作为北京市的副市长参加,我是作为在大会上发言的第一位启动北京市预约挂号的北京市的市民代表。所以这样就给我拉进了监督组,就这么进来的,这一进来至今,我算了算十三四年的时间了。


57.jpg

对话嘉宾-左立臣


我也接触了一些中医院,比如说北京中医院,还有各个三甲医院的中医科。也接触了我们一些中医专家,我也接触了建立友好关系的国医大师,国家级的名老中医。对他们在中医诊疗当中有了较深刻的了解,因为我原来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当初同仁堂和药材公司以及医药总公司也归我们直接管,所以对这些中医药的生产企业的情况也应该说略知一二。那么在今天我就谈三点突出的感触,中国有句老话叫“无三不成理”,我谈三点感触。


第一,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药的质量和它的安全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根本。大家知道,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生存发展就靠中医,就靠中医来治病救人,甭管是慢性病,是急症,都是靠中医来救人。但是  我觉得时代不同了,那个时候从药材讲中医药许多都是天然的,不管你取在动物身上的,还是植物身上的,大部分都是天然的,虎骨、麝香这些都是天然的。那么现在呢?它跟我们现在用的食品是一样的,照样有农药,照样有农药残留,照样有化肥。为了促它生产,为了提高产量,那么就涉及到不完全是医生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中草药它在临床使用当中它的安全问题。可能现在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是食品安全,其实也包括中医药的安全。所以我认为中医药的临床疗效、质量和安全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根本。


现在虽然这么大力的提出发展中医药,但是我接触的患者比较多,如果他得了急症,他需要手术,他首选的还是西医。为什么?就牵扯到他对中医的信任问题,怎么信任?就是靠他的疗效,靠他的安全。比如说我们现在从协和医院开始推行互联网医院,那么紧跟着面对我们中医互联网医院对于中医来说,中医讲“望闻问切”四大,那么“望”和咱们面对面网络上说这个都没有问题,但特别是“切”和“闻”,你在互联网上就没法实现。那么现在我们的北京中医医院,我们的广安门医院,包括我们有的区的医院也实行了互联网医院,那么它就根据中医的特点,第一初诊不通过互联网医院,复诊才能够通过互联网医院。那么它可以解决挂号问题,可以解决药品的配送问题,可以解决中医的咨询问题。所以这些问题就方便了患者,那这个就必须按照中医的特点来做。


第二,要想把中医药传承好、发展好,如何建立从中医药的种植生产开始到它的加工,到诊疗,能够有一体化的发展。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我去了3家与中医药和中医诊疗有关的。第一个我去了李时珍的老家,就是湖北的蕲春,今天蕲春的同志也到了现场,李时珍的中草药1800多种在《本草纲目》当中,蕲春占了700多种,尤其是卫生部命名的“中国艾都”就作为他这个地区的经线和纬线决定它的质量是最好的,大家知道艾草之分,咱们中国历史上是分四个地区,一个叫北艾,就指的安阳和南阳这一带,一个讲的蕲艾,是咱们安国,安国古代叫祁州,因此叫祁艾,还有一个海艾,就是在宁波那一带,还有一个就是李时珍的家乡,叫蕲艾。那么《本草纲目》里头1000多种药,在蕲春占了700多种药材,尤其以蕲草、蕲蛇、蕲龟和蕲竹这四大品牌为主,而且现在它制作了几千种的各种产品。我原来没想到,能涉足到饮食,能涉及到旅游,能涉足到各个方面。我还去了北京鹤年堂集团,鹤年堂大家知道是有600多年历史,跟我一样它是回族的一个创始人,叫丁鹤年。鹤年堂他跟许多名人,咱不说他的牌匾是严嵩爷儿俩写的,但是谭嗣同,特别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也是回族,跟我一样也是回族。郑和下西洋点名让鹤年堂的中药放在宝船上七下西洋。所以我就想到,因为明天跟他们去接头,鹤年堂有药店,有中医院,有中医药研究院,而且她坐班的院长张大宁是施今墨的再传弟子,她父亲张仁济是施今墨的亲传弟子,是专门中医治疗肿瘤的专家。所以如果把生产单位、科研单位和诊疗一体化了,我管这个事也就是想能够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帮着推进。


第三,临床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非常需要法律的保障,今年五一开始,北京市的中医药条例要正式实行。一共是6个方面,所以就会有法律的保证,因此我谈这么三点,归根到底就是把中国的中医药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让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个瑰宝能够发展下去,传承下去,永放光芒。谢谢大家。


嘉宾周文:


尊敬的吕老,尊敬的左老,尊敬的李总编辑,尊敬的组委会工作人员以及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受咱们组委会以及李总编辑的邀约,能够坐到这里和大家谈一下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左老讲的很好,其实中医发展在于质量安全为根本,我简单谈一下我个人认为的几个小方面。


第一,中医发展人才建设以及标准建设,还有中医药的文化品牌建设,也是咱们之需。人才建设,我们作为一个行业协会来说,每年的人才培训,从人才输出,也就是在去年来说,统计大约在七八千人,可能力量也比较微薄,希望有一技之长,包括非遗传承,包括国家名老中医相关的老师,我们能够共同联手,为人才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58.jpg

对话嘉宾-周文


其二,标准建设也是咱们中医药的一些重头戏。我们联合了全国标准委,包括我们协会,做过一些药食同源的标准建设,包括康复理疗的技术管理建设,包括我们协会自己做的,咱们这几年在水资源上做的比较好的今麦郎凉白开,这个凉白开就是熟水标准,也是由我们协会起草。我希望咱们中医药的传承与推广从标准建设上大家共同努力。


其三,文化的品牌建设。我感觉这也是非常重要,包括媒体宣导以及文化品牌的传播,我们和李总经常探讨,就是中医的传承,包括一些年轻人怎么能够接受它,包括企业文化怎么能传播出去,我们和李总在探讨的时候也经常谈到这个问题。从媒体的角度和企业的角度,以及从传承的角度,能够让企业以及年轻人能够从中医文化上得到一些文化教育。


主持人李达:


谢谢各位。下面我们还有每人一句话,我们请在座的嘉宾每人就你们理解的中医传承给大家说一句话就结束我们今天的圆桌对话。先请吕老师。


微信图片_20210519144537.jpg


吕嘉戈:


我们传承中医要做到庄子所讲的“胜物而不伤”,就是我们研究它不能伤到本根往前走。就像转基因一样,转基因就把本根伤了,是不能这样做的,所以有些科研是不能伤到本根的。


来要良:


我个人的理解,传承中医首先要非常热爱,因为热爱才能想好好把它给继承好、传承好,另外就是加上他自己的勤奋,所以我觉得传承中医一是热爱,二是勤奋,三是悟性。


周广勇:


以易学为根,以现代科学为翅膀,古今结合,中外结合。


吴琦:


中医要传承首先是一个文化现象,从一个国家来讲,首先咱们旅游到哪个地儿先是吃,所以咱们说从饮食文化上先下手。我讲课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夫、厨子、武术、宰相是同行,关心政治,练好体魄,吃好再学医,大家这样传承下去。谢谢。


左立臣:


我简单说一句,第一就是我们有信心把中医药文化发展好,但是从数据上看,这次咱们疫情当中应该说中医药发挥了十分独特的作用,被实践证明是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因此希望中医药能够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更加的传播,我坚信我们能够把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瑰宝一定能够保护好、传承好,让中医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谢谢。


周文:


传承中医,打造大国品牌,我希望和组委会,和媒体一起,大家一起努力,我们走出国门,继续传承。谢谢。


微信图片_20210519121337.jpg

部分圆桌对话嘉宾合影


主持人李达:


时间虽然很短暂,除了左老师和周会长之外,其他嘉宾都是中医的传承人和中医临床的实践者。各位嘉宾分别从“临床中医到生活方式中医”等各自不同角度对“从临床实践看中医药的继承与传承”这一对话主题发表了独特见解。


从古至今,中医药对应的是天地人,解决的是人的生存、生产和生活质量大问题。中医药的继承与传承不仅仅是中医界的事,更是涉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对中医治未病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和认可,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医疗救治,“关键是你对中医信还是不信”。再次感谢各位嘉宾出席圆桌对话,为我们大家上了一堂中医药应用与实践大课!我们的圆桌对话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总策划:九剑

策划:洪飞 谢宏斌

主题设计:李达

背景设计:周述峰

采编记者:郝健一

对话摄影:东子

文字速记:于清

文案编辑:康梅

网站技术:段秀东

刊播:第一健康报道及融媒体矩阵

出品:健一传媒


(责编 薄荷)

标签:
健康中国中医药治未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