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众咖汇聚学术年会 重塑中医根文化传播

康梅 郑权2024-01-23 17:53:10
健康阅读: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2024-01-23 17:53:10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记首届(2023)中医药健康促进与教育学术年会学术发言


聚焦健康中国 文化自信(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康梅 报道员郑权  摄影郑文锋)


[济世活人]是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就诊率越来越高、利润率越来越高、医院越办越大、诊所越开越多就算是医药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唯有坚持中医临床思维、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将“跟跑”转变为“领跑”,才能溯源畅流、宗古开今,实现真正的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第二届国医大师孙光荣


1月20日,由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中医药分会、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中国与中医药传播研究中心、北京中医药大学教育部中医养生学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首届(2023)中医药健康促进与教育学术年会在北京举行。


微信图片_20240123182247.jpg

图为活动现场


年会以“新时代中医药健康促进与教育”为主题,来自相关高校、智库、中医药机构、媒体等单位的近200余位学者和业界人士,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参加了会议。


第一健康报道现场选取部分行业大咖精彩发言予以呈现。


微信图片_20240123181538.jpg


第二届国医大师、中医药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兼顾问孙光荣(书面发言):


医药卫生的终极目的是预防疾病的发生、阻断疾病的传变、恢复机体的健康。因此,不是就诊率越来越高、利润率越来越高、医院越办越大、诊所越开越多就算是医药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而是发病率越来越低、治愈率越来越高、康复率越来越高、济世活人的成效越来越显著,才是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真正标志。所以,唯有坚持中医临床思维、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将“跟跑”转变为“领跑”,才能溯源畅流、宗古开今,实现真正的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2.jpg


中国科协全国首席中医药科学传播专家温长路(上图):


中医药文化,从根脉上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本源上讲,是岐黄文化基础上的传承和拓展。“中医”名字的内涵,除体现与“西医”的区别外,还包含有中国哲学和文化学的意义。


从时空方位看,它与“中国”的概念同出一理:东西南北中,国是政治的中心、地理位置上的中心,是最具代表性的;医是医学群体的中心、学术源流的中心,是最具权威性的,二者通用了一个“中”字。


黄帝作为二者的代表性人物,既是最高的政治首领,也是最高的医学代表,创造了治病与治国具有相同意义的中国文化理念。


中医药文化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统御下体现出的以文化人、以德感人、以医济人的意识流、思想流、精神流。


振兴中医药文化,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国为民之基,民为国之本的根本思想。爱中国文化,必须爱中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一定不能缺少中医自信。要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富国,就必须既要拥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满腔热情、用心用意地热爱和保护自己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坚定的文化自强、自立,开拓进取、积极努力地追求和进行文化的创造和重建;还要树立足够的文化自谦、自律,开放胸怀、谦诚虚心地汲取和接纳可为我所用的进步文化,其中核心就是中医药文化。


3.jpg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郑保卫(上图):


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而传播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必须要借助媒体,借助传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更广泛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气候与健康传播融通的经验三点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多元主体的传播机制,坚持统筹协调,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中医药传播大格局,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健康传播;二是秉持健康公平正义原则,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基层为重点,让人民享有公平可及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三是全面提升中医药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好中医药声音,促进中医药传承与开放创新发展。


4.jpg


《光明日报》原总编辑敬天林(上图):


正是古人对中医药学的清醒认识,中医药学直至近代以前,作为中国古代科学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责任是继承前辈优良传统,挖掘展示深邃智慧,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和中华文明在创造文明新形态和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独特优势、丰厚智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医药和中华文明两个“传承不断”的历史机遇和时代使命。


5.jpg


北京养生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创会会长赵立冬(上图):


如何将中医药的生活态、美学态、文旅态与文化和旅游共同审美属性和产业功能高度有机融合是中医产业发展必然之路。中医药文创、中医药旅游、大中医新业态是中医药健康促进与教育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真正把中医药故事讲好,寻找共识、结合点和发力点。


6.jpg


中医药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刘铜华教授(上图):


中医健康的标准,包括睡眠好、吃饭香、排泄畅、精力旺,从中医养生之道来说,即“四通一平”,血路通、气路通、经路通、食路通,五脏平衡。


近现代10位百岁寿星的养生之道、名家长寿经验启示我们,管住嘴、迈开腿、知足乐、长寿延、顺天时是最大的长寿秘诀。


要坚持中医养生的五大基本原则——预防原则,预防为主、扶正避邪;自然原则:天人相应、和谐统一;整体原则:综合调养、形神合一;辨证原则:三因制宜、辨证调养;持恒原则:知行并重、持之以恒。


8.jpg


中国中医药报社总编辑王淑军(上图):


中西医关系表面上是科学之争,似乎是科学问题,其实,文化问题才是中西医关系的本质,所谓的“科学问题”则是其表现;现在需要打破“医学现代化=西医化”的迷思,重新审视并处理好中医和西医的关系,深入思考怎样走好新时代“中国式医学现代化”道路。


中西医融合是中国式医学现代化的第一要义,中国式医学现代化最重要的是处理好中西医关系,从文化上审视和处理好中西医关系,必然遵循中华文化基本规律;中西医融合是西医学中国化、中医学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国医学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对中国医学发展道路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在融通中西医学推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医药文明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中西医融合的新医学”应成为中国式医学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目标。


11.jpg


中医药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健康中国与中医药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唐远清(上图):


全面推进加强中医药传播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推进和加强中医药传播、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要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夯实中医药传播的媒体平台及舆论阵地,针对融媒体时代受众的实际需求,发挥多元传播主体的协同传播作用,生产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信息,通过智能化、个性化的传播途径,传播到有实际需求的受众群众,力争取得中医药传播的最大效果。


(责编 秋时雨)


2023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