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会议(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李舒晴)
9月13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首都国际医学大会在北京首钢园举办。此次大会秉承“开放 合作 共建 共享”的理念,吸引了海内外医药领域的众多精英。
本次大会在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召开。在主论坛上,大会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围绕全球卫生健康治理、科技创新与前沿突破、国际医改经验与中国实践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图为大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医院协会会长刘谦主持会议。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泰勒在致辞中表示,WHO的愿景非常明确,希望能够人人获得健康,关注医疗健康,也希望能够人人获得公平的医疗。WHO和世界各国政府合作,推进基础医疗,用数字科技赋能医疗发展。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中国建立了全面高质量,以价值为根基的医疗体系。中国经验非常有价值,WHO将一直与中国肩并肩,建立更为平等、均衡、韧性的医疗体系,为世界各地的人民带来健康福祉。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在讲话中表示,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把健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医疗卫生的新质生产力,大力发展医药产业,通过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服务体系;规模最大的传统医药体系;规模最大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规模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大力营造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和提升。
“60多年以来,我国向77个国家派援外医疗队,有2000多人次获得受援国的国家荣誉和奖励。”雷海潮介绍,中国与“一带一路”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开展有效的国际卫生合作和交流,推进援外医疗卫生健康伙伴行动,以及双边和多边的卫生健康合作,与世界卫生组织也一直保持了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所以中国是用自己的行动在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交朋友、真诚的合作,推动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信任和交流交往,通过这一努力,中国希望构建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大会主题演讲环节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乔杰,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托马斯·苏德霍夫,香港特别行政区卫生署署长林文健,《英国医学杂志》 主编卡姆兰 · 阿贝西,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全科医学院院长梁万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全球卫生事务负责人艾薇儿 · 帕特森等嘉宾分别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在全球卫生健康治理的经验、洞察与策略。
会上发布了《中国医院协会数字医疗发展蓝皮书》。
据了解,大会还组织了十余场平行会议,其中包括中美患者安全创新论坛、中法医院合作日论坛、中英健康服务科创高峰论坛等,还有一系列围绕数智医疗、医药创新转化等热点问题的专题研讨。
(责编: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