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听“最美医生”讲身边故事(实录)

融媒体中心2023-08-21 16:48:18
健康阅读: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2023-08-21 16:48:18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国新办就“最美医生”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


聚焦健康中国 最美医生(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融媒体中心)


国新办就“最美医生”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jpg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寿小丽.jpg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中外记者见面会。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日夜坚守在诊室、手术台、实验室,奋战在守护生命健康的第一线,他们用平凡而坚韧的肩膀,担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近日,中宣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2023年“最美医生”。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他们其中四位个人代表和一位团队代表与大家见面交流。首先,我逐一介绍一下他们,他们是:第13、15、16、18、20、22批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外科主任李俊升先生,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主任医师丁樱女士,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永生先生,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燕明女士,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康敏先生。


下面,我们就请他们逐一进行一下自我介绍,首先我们有请李俊升先生。


2023-08-18 10:12:52


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外科主任 李俊升:


李俊升.jpg


大家好!我叫李俊升,今年52岁,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外科主任,是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2007年我加入援外医疗队大家庭以来,先后6次近10年时光工作在我国政府援助卢旺达的马萨卡医院和基本戈医院。我和队友们扎根非洲,克服工作条件艰苦、气候环境饮食等不适应,出门诊、查房、值守24小时全天候急诊、开展高难度手术、填补当地技术空白。


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出60周年,作为中国医疗队的一员,作为援非医疗的见证者、参与者,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激励我继续为中非友谊世代友好和“中国医疗队”靓丽名片贡献力量。谢谢。


2023-08-18 10:13:18


寿小丽:


谢谢李先生。下面有请丁樱女士。


2023-08-18 10:13:36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主任医师 丁樱:


丁樱.jpg


大家好,我叫丁樱,今年73岁,来自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我是一个儿科医生。从1968年以来,我先后在偏僻山区的乡医院、县医院、地市医院一直到了高校的附属医院。我从一个基层医生,一直到了国家高校的专家,经历了这样的逐步积累和转变,我一生的经验告诉我,作为一个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几点。第一是要“精”。所谓“精”,就是要精湛的医术。第二要“诚”。所谓诚,就是要高尚的医德。第三要有传道授业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把自己的经验和学术感悟能够及时地、很好地传给后人。


我在今后的工作里,还是要以老骥伏枥的心态去努力工作,我要为患儿提供更好地、更多的医疗服务,我希望我在他们心目当中永远是一个好医生、好奶奶。


2023-08-18 10:14:00


寿小丽:


谢谢丁医生,下面请刘永生先生作介绍。


2023-08-18 10:14:12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 刘永生:


刘永生.jpg


大家好!我叫刘永生,今年64岁,我的家乡在秦岭脚下、黄河岸边。我是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的村医。1976年高中毕业后,我回到村里,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后来,又成为乡村医生。在村子里,我边看病、边学习、边琢磨,不管是中医的针灸、拔罐,还是推拿按摩、手法复位、西医的导尿,包括接生、洗胃,乡亲们需要的,我都学习。从医这么多年来,我自己也总结分析了一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让乡亲们在村子里能治好病的,绝对不让他们来回奔波。


群众有需要,我就马上到。我保证乡亲们在最需要的时候找到我,我就住在卫生室,这已经成了我的习惯。只要我身体还干得动,这个习惯我就一直坚持下去,继续做好乡亲们身边的守门人。谢谢大家!


2023-08-18 10:14:31


寿小丽:


谢谢刘永生先生,下面请李燕明女士作介绍。


2023-08-18 10:14:49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燕明:


李燕明.jpg


大家好,我叫李燕明,来自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今年52岁,是一名呼吸科医生。


我主要的工作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诊疗,特别是老年呼吸道感染和危重症救治工作。成为一名医生是我儿时的理想,我爸爸也是一名医生,这个也是他的希望。1995年我毕业以后,就来到北京医院工作,已经28年了,一直可以从事自己特别喜欢的专业,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去救助患者,给患者带来身体的健康和生活的希望。虽然非常辛苦,但是是一件非常让人感到幸福的事情。


最近几年,我花了更多的精力在健康科普工作上,我觉得,医务人员应该有更广阔的平台和更高效的方式,来宣传我们的健康科普,也多次参与了我们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和记者采访,及时回应老年朋友在新冠预防和应对方面的热点问题。在未来,我将和我的同事一起努力做好临床工作和健康教育,帮助大家一起做好自我健康的第一守护人。谢谢!


2023-08-18 10:15:23


寿小丽:


谢谢李医师,下面请康敏先生作介绍。


2023-08-18 10:15:35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 康敏:


康敏.jpg


大家好,我叫康敏,来自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是一名公共卫生医生,参加工作18年,我一直从事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也曾经亲历了登革热、甲流、寨卡、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冠病毒感染等各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


和临床大夫有所不同,我们公共卫生医生,面对的是群体,关注的是每个个体疾病的集合。我们既要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也要有宏观的视角开出社会处方,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我将一如既往坚守我的岗位,为人民健康、为公共卫生安全服务。谢谢大家!


2023-08-18 10:16:03


寿小丽:


谢谢康医师。今天非常难得,我们有五位医生和医师来到新闻发布台,我相信大家有很多问题想问他们。下面我们就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还是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开始举手提问。


2023-08-18 10:20:59


新华社记者:


台上代表们都长期奋战在一线医疗卫生工作岗位,请问各位在新时代十年亲身经历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哪些变化,有什么样的深刻感受?


2023-08-18 10:22:05


寿小丽:


我想这个问题可能五位都有话要讲。


2023-08-18 10:22:17


丁樱:


谢谢您的提问。我是亲身经历者,我感觉,近几年来,我们的医疗行业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且在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们医疗行业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在服务民众方面,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说,现在医疗资源在下沉,还有医保覆盖面越来越大,国家和省级医院大专家都要定期下乡到农村,到县乡医院去医疗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基层的老百姓就医环境越来越好,基层的医疗水平也在提高,而且医保的覆盖面也越来越大,很偏远的乡村都能享受到医保。在城市社区医疗服务现在也是非常普遍。所以我感觉,这几年我们的医学发展实在是非常好,转变提高很大。


另外,我们中医这几年在逐步挖掘传承中医的文化、中医的古代宝贵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研究、阐明中医的疗效和机制。所以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要走中西医结合的路,希望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就是中西医结合的模式能够走向世界,能够造福全世界的患者。谢谢。


2023-08-18 10:22:31


刘永生:


谢谢你的提问。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我把基层的变化跟大家说一下。这些年,国家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投资不断加大,我们村卫生室原来很简陋,现在五室分离的标准化卫生室,有化验、制氧、心电图。过去我给病人复诊,天晴一街土,下雨满街泥,一个药箱一把伞,一方铺盖路上盖。现在是道路平、路灯明,卫生室门前停有120,如果有人把疾病发,十分钟后到他家。谢谢。


2023-08-18 10:24:21


康敏:


我和前面两位老师的体会是一样的,我从小是在疾控中心的院子长大的,以前叫防疫站,我参加工作进入疾控中心的大家庭,我也见证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举几个例子,比如在2009年甲流的时候,我们市一级疾控中心才刚刚具备了PCR的核酸检测能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到现在我们不仅能够快速开展多病原学的检测,我们还能对病原体的基因进行测序和同源性的分析,这个技术进步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个例子发生在我家里人的,今年上半年,社区打电话通知我家老人,现在可以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了,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我家老人也知道这个疫苗的好处,自己预约很快就接种了疫苗。我想这种发展和变化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23-08-18 10:25:08


李燕明:


我跟前面几位代表有相似的感触。一是我们国家对健康卫生事业越来越重视,制定了健康中国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让我们感觉到从顶层设计形成了一个全社会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合力。二是全民健康意识有了非常明显地提升,一些健康文明的行为已经深入人心,大健康、大卫生的概念大家也慢慢理解了。我们医务人员也从治病为中心慢慢向整个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全民健康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三是整个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有了明显提升,国家在优化健康资源分布和提升医疗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基础医疗保障方面,能让更多的人群从中获益。谢谢。


2023-08-18 10:29:36


李俊升:


听了前面几位老师谈的十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变化很有感触。今年正好是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我作为一名援外医疗队的见证者,感触非常多。这几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援外医疗也踏上这班快车,发生的变化非常大。一是我们国家援助非洲医院的数量和援助医疗点不断增加,就诊患者越来越多。就拿我在卢旺达的基本戈医院来说,以前每年就诊的患者也就1万、2万,现在能达到3万、4万。二是援助的医疗设备不断升级,大大方便了受援医院的工作。以前我们血液科可能只能做一个血尿便常规、疟原虫图片检查,现在可以进行血液生化、激素水平测定、疟原虫免疫反应测定等,原来的黑白超声也换成了彩色超声。三是人员培养逐渐取得了明显成效。10年前我们带的学生现在已经成了科室骨干,有的已经当了科主任,有的也已经成长为医院下属门诊的负责人,把中国医生好的管理理念、治疗理念都贯穿在日常生活中。


这几年随着援助力度的增大,中国医生和非洲的友谊在进一步筑牢、进一步深化。现在在当地,很多患者找中国医生看病,已经成为他们的普遍共识。谢谢。


2023-08-18 10:29:47


凤凰卫视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李俊升主任的。您刚才说到,今年是中国援外医疗60年,一批又一批援外医疗队员用自己的努力,努力铸就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您也是作为6次援外的一位援外“老兵”了,我们想了解一下,您是如何理解中国医疗队的精神的?谢谢。


2023-08-18 10:37:34


李俊升:


很好的问题,谢谢你的提问。今年习主席给援中非医疗队回信,鼓励队员们要大力弘扬中国医疗队精神,以仁心仁术造福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讲好中国故事。其实在我理解来讲,这16字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凝练了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工作和生活的内容。其实和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也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我的理解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是热爱和平、珍视生命。有时候我们为了抢救生命,根据当地医院的实际情况,有条件上,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要上。比如用自制腹带为术后患者保护腹部、为骨折患者自制牵引架,有时候没有加压输液器,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加压输液。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救治患者。


第二是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当地是丘陵地带,非常缺水,我在15批、16批医疗队工作的时候,每天都是限量供给。当时这些条件可能相对国内是比较苦的,但是我们不怕苦,苦中作乐,我们愿意帮助朋友,帮助他人。当地的孩子们非常喜欢中国的糖果,有时候他们来医院看病的时候非常害怕,就经常哭闹,我们把我们从国内带来的糖果给他们分享一些,送他们一些,他们就很乖巧地完成了检查。


第三是医者仁心。面对那么多病人,面对那么多需要治疗的病人,面对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你必须要有一颗仁爱的心,才能做好。有的病人来到医院以后感染非常严重,有的患者需要手术,但是一查还合并HIV感染,有的病人因为没钱住院,但是如果这个病不治疗就会变成残疾,有的术后病人因为营养不良,切口迟迟不愈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医疗队员总是主动捐钱捐物,积极救助他们,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其实对于我这个“老兵”来讲,能用我们自己所学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促进他们的健康,同时也能为祖国援外医疗做点事,我觉得这挺有意义的。有时候甚至在想,这样可能挽救的是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家庭的未来,这也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所以自己吃点苦、受点累,有时候我觉得不算什么。谢谢。


2023-08-18 10:37:54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


我们的问题提给李燕明主任。我们了解到您经常参与健康科普工作,请问站在医生的角度,您认为科普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另外,您认为什么样才是好的医学科普?医务人员应该如何加入到医学科普的队伍当中来?谢谢。


2023-08-18 10:38:58


李燕明:


谢谢您的提问。其实我对健康科普重要性的理解也是逐渐形成的,其实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会发现,很多患者会有相同甚至相似的误区,我即使说一百遍、一千遍,跟广大患者人群相比,都是非常局限的,我们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需要一个更高效的方式来传达正确的理念。医生虽然主要的职责是治病救人,但是医学核心目的是促进和维护我们的健康,这个也要求我们做好健康科普工作。


什么是好的健康科普呢?我觉得,健康科普首先受众人群不是我们专业的人群,是我们的大众,目标人群和目的就是不一样的。首先在内容上,我觉得要兼具科学性、趣味性,要让它变得有趣。其次在语言表达方面,要让患者听得懂。不仅仅是听得懂,还要听得进去,记得住,要按照你的方法去做。比如,大家需要尽量戒烟,大家都听得懂,但是能听得进去吗?愿意照着做吗?这个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可能会给患者一些指导,一些小的方法、操作,这些方法要尽量简便,门槛不要太高,要让大家能够学得会。从传播的方式方面,我觉得可视化的方式最好,大家最容易接受。另外如果兼具趣味性和生动性,并且有一定的艺术性,大家就更容易记得住了。


我们的医务工作者总体来说应该是健康科普的主力军,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政策的引导,还有像我这样的医生,对健康科普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地提高,再加上有效的激励策略、激励政策,有更多的医务人员会加入到我们健康科普的大队伍来。谢谢!


2023-08-18 10:39:09


红星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丁樱主任,从事医学教研55年,您认为最宝贵的从医和教学心得是什么?您关注儿童健康,在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您所感受到的中医学最大的优势和作用是什么?谢谢。


2023-08-18 10:50:18


丁樱:


谢谢您的提问。我是中医,也是搞儿科的,刚才您提得很好,我的感悟是,我们作为一名医生,是跟生命打交道的,我们这个职业就是救死扶伤,是个高尚的职业。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进行教育,你们要作为一名医生,首先要做好准备,要做好一生吃苦奉献的准备。这是第一个,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因为和生命打交道嘛。


还有,我们对病人方方面面的关心,要让病人感受到。我在诊疗当中经常秉承这几个字,简便廉验,用简单、方便的方法,而且有效,治疗病人,最后让病人满意,我真的是一直这样想的,也是在这样做的。当然,我用我自己切身的感受,身教胜于言教,我让我的学生,一定要在学习当中,在医疗工作当中,要注意这些问题。


另外,您问到中医的特色,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方法,都是治病救人的,是两种不同的体系,认识有不同的角度,但是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虽然古老,但是确实有非常深刻的内涵,我学过西医,也学过中医,现在拐过来回忆一下,西医的认识比较现代、比较直观,中医古老的语言往往使人很难理解,但是一旦你能够热爱中医的文化,理解中医的文化,学习中医的文化,你会理解中医,而且学好中医才知道,中医博大精深。我用了中医几年,就感觉到,它能够调整整体状态,我们中医说就是整体调整,辨证论治,它实际上是非常好的精准治疗,根据不同的个体选择不同的方法。


另一个,我们中医因为整体治疗,能够真的提高免疫力,提高正气,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能够抵抗疾病。所以我们中医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像现在防疫疾病,急性病、慢性病,不管是什么病,尤其是新冠感染,大家更体会到,个人的机体免疫状态不同,所发病的轻重也不同。我们中医在历史上,对传染病,几千年以前都有丰富的记载,我们所谓的经方,一直到现在还有效。另外,大家以往认为中医就是治疗慢性病的,其实不然,通过SARS,通过新冠,到日常的病毒性感冒,中医都有非常好的疗效。当然,我们中医还要提高,还有一些不足,我们需要中西医并重,我们需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中西医结合,用现代的方法去研究证实中医的一些内涵。我们要中西医结合创新,一定要走出新的医学模式,为世界医学服务。


作为中医人,我感到非常自豪,在中医这条路上,为儿童、为国家医学,我们一定要努力做出更多的贡献。谢谢!


2023-08-18 10:50:34


寿小丽:


丁老师,您从医50多年了,一直兢兢业业,非常辛苦,但是您也是非常幸福的,不仅救人无数,而且桃李满天下。


2023-08-18 10:52:50


丁樱:


是的,我今年55年的医龄了,我一直在第一线。


2023-08-18 10:53:00


寿小丽:


向您致敬。我们继续提问。


2023-08-18 10:53:14


中宏网记者:


这个问题提给刘永生医生。你扎根乡村这么久,很多村民都外出务工,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离开乡村?是什么支持你40多年如一日一直坚守在村医这个岗位上?谢谢。


2023-08-18 10:53:27


刘永生:


谢谢你的提问。小时候,我母亲不止一次跟我讲过一件事,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在我两岁的那一年,右腿意外骨折,我家里很穷,没有钱看病,母亲在着急中放声大哭。村支部知道以后,动员了村上的党员干部,你一块他八毛,给我家捐了20块钱,及时治好了我的病,才没让我落下残疾。母亲常常念叨:“娃呀,你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医生,要让没钱的人都能看得起病,一辈子不要忘了村支书的恩情,不要忘了乡亲们给咱的帮助。”


上高中的时候,学校开办了医疗班,我就去学习了。毕业回来后,村上麻疹流行,有四个娃得病夭折了。靠着我平时积累的那点医学常识,找来了关于治疗麻疹方面的资料,结合一些土方子,配制了草药,把其他娃娃的病治好了,麻疹病在村上慢慢得到了控制。村支书觉得我是一个学医的苗子,就送我到地段医院参加了三个月的集训班,成为了一名赤脚医生。我也下决心要苦学医术,把守护乡亲们的健康当作我一生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后,村子里有不少人外出挣了大钱,当时我也有离开村子的想法。但是当我想起我给看好病的那些患者,他们在弥留之际,不喊自己的儿女,却喊着我的名字。还有的人说“儿子在电话里,永生在我身边”。每当想起这些话,就更加坚定了我要在村医岗位上继续做下去的决心。况且,我还是一名有着46年党龄的党员,我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我当时入党的誓言:全心全意服务好群众。


现在我慢慢老了,为了能让村上的人继续在卫生室看病,我儿子毕业以后,也成为了村卫生室的一名乡村医生,我孙女上大学,也学了医学专业,我要把治病救人这个事继续做下去。谢谢你。


2023-08-18 10:53:49


寿小丽:


永生医生讲的特别动情,很多医生跟您一样,从小就已经树立了以后要当医生的想法,然后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我有时候去看门诊,好多老大夫已经八九十岁,他们还在出门诊,真的是悬壶济世。感谢你们。继续提问。


2023-08-18 11:02:48


海报新闻记者:


医疗职业对医务工作者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有时候需要面对凶险的疾病以及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请问大家从医的信念、决心和动力源自于什么?谢谢。


2023-08-18 11:03:08


康敏: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医生,我想,一切为了公众健康,就是我们公卫医生的信念和动力源泉。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群体,考虑的是人群健康问题,所以我们日常的工作,很多时候可能是在现场开展个案调查,采集各类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我们开展各类公共卫生监测,有些人说我们就像瞭望台上的哨兵,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关注疾病在人群中的变化,我们可能还要开展一些科研工作,看看这个病原体是否有新的变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我们会和不同病原体打交道,要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时候,我们又像疾病侦探,需要在迷雾中找到“元凶”,抽丝剥茧,及时提出应对建议,能够快速阻断疫情。虽然工作繁重,但是只要能够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降低社会疾病负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我想这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所以,一切为了公众健康,就是我们公卫医生的信念和动力源泉。


2023-08-18 11:04:42


李燕明:


我也说两句吧,其实就像刚才您提到的,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其实有很高的要求,他要有高尚的医德,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要有精湛的医术,要有强大的心理能力,其实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时刻记住自己的初心。就是刚才刘老师提到的,我也非常感动,这个其实就是我们从医的一个初心,每个医务工作者其实都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学医,学医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份责任,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我们在从医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撑。我个人觉得,医生不单单是一个职业,还是一个事业,另外是一份责任,一份很神圣的责任。这种使命感,会让我们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不退缩,让我们有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这个使命感是我们不断去学习和完善自己的内在力量。因为医学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我们作为一名医学工作者,需要不断地而且需要终身学习,这其实就是内在支撑我们不断学习的力量,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照护患者。


最后,我觉得患者的信任和对我们的赞扬,是非常重要的动力。患者康复,让我们医务工作者能够深刻感觉到价值所在,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也是我们前行最大的动力。谢谢。


2023-08-18 11:08:48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我想提问李俊升主任。距离您第一次援外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请问在援外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故事,您感触最深的又是什么?


2023-08-18 11:09:33


李俊升:


谢谢您的提问。其实援外这么多年,感触确实深,经历的感人故事也非常多。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第一个就是2012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一次大使馆组织的义诊,在当地北方省鲁林多医院,当地地处高山,老百姓交通非常不方便。我们去了以后,老百姓听说中国医生要来,早早等在了门诊大厅。我们当天看了300多病人,做了6台手术,又把捐赠的一些医疗物资,就是医院急需的医疗物资都捐给他们,比如一些手术器械、口罩、消毒水等。同时,我们中医给他们上了一堂非常好的生动的中医课。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个病人,他多年腰腿疼,拄着拐杖,非常不方便。在当地就诊了多次,效果一直不太好,那天去了以后,我们中医用30多分钟针灸、20多分钟拔罐,他当时就从床上下来把拐杖丢了,就能走了,他们当地觉得很神奇,对我们中国医疗队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永远忘不了有这么一群医生,能用这种医疗给我们治好病,他们以前从来没有见过。


第二个故事,我在马萨卡医院工作的时候碰到了一个患者,他是一个18岁的年轻小孩,孤儿,后腹膜长了一个肿瘤,是纤维瘤。当时因为瘤体非常靠近下腔静脉,在当地求治都没有手术,觉得风险太大。听说马萨卡医院有中国医疗队援助,就过来了。我接诊了以后检查,检查后分析这个病情,这么年轻如果现在不手术,他将来没有出路,如果手术了,他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能正常,我们觉得这个风险值得担当。后来经过我们中国医疗队团队精心准备,经过3个半小时,把这个瘤体仔细的和下腔静脉分离,手术成功了。术后经过一些消炎、换药治疗,病人很快就康复了。出院的时候,他非常感动,在我们手上用笔写了一行字,当时写的是卢语,我们找当地医院的护士问了一下,意思就是“非常感谢你们,中国医生,是你们给了我生的希望。”


所以,这个友谊的进步是和医护的一步步合作中积累的,他们开始可能怀疑能不能给看病,这么一群人来了后发现,我们中国医生都是实实在在、真心真意为他们患者治疗,从心灵上我们就达到了一种默契合作。这么多年,援外医疗最大的感受就是,祖国的援外医疗事业实实在在为非洲老百姓解决了他们很多健康问题,把精湛的医疗和服务送到他们家门口。其实人心都是相通的,你真心真意帮助他们,他们会知道的。谢谢。


2023-08-18 11:09:43


寿小丽:


我觉得医生的品质都特别高尚,在每次面对风险的时候,一般选择的都是人民的生命健康,选择担当,真的非常不容易。还有两位记者,最后两个问题。


2023-08-18 11:10:16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康敏医生的。近些年来,公共卫生工作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您在处置人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新冠疫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面前,都为公众健康开出了社会处方,您认为社会处方的核心是什么?面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公众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健康?谢谢您。


2023-08-18 11:10:51


康敏:


谢谢你的问题,我也非常荣幸,非常高兴有这么个机会,让更多人认识了我们公共卫生医生。我们公共卫生医生关注的是群体健康的问题,我们开的处方实际上就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全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处方。从我自己的理解来说,这种社会处方的核心就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背后体现的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这种公共卫生的处方,实际上是具有社会公平属性的,它应该是人人都能享有的。我举几个例子。曾经,狂犬病是多发的致死性传染病,我们调查发现,犬伤后,伤口没有及时科学处理、没有及时接种疫苗是狂犬病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提出建议,建设犬伤规范化门诊,并且覆盖到所有乡镇,被动物咬伤之后,我们的患者能够及时科学地接受伤口处理服务,并且能够及时接种疫苗,大大减少了感染的风险。同时,我们也推进政府的政策,比方说我们的宠物圈养的管理规范,比如动物疫苗的接种,经历过这么多年,我们现在狂犬病已经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在婴幼儿里面是非常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而且容易在幼儿园暴发。实际上洗手是非常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手段。所以,我们基层疾控工作者开展了各种进校园手卫生的服务,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教会我们的小朋友怎么正确去洗手。比如我们专家经常说的洗手要20秒,小朋友是不知道的,其实基层有很多的办法,我们告诉小朋友,你一边洗手一边唱歌,唱生日快乐歌,唱两遍就够了。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现在我们的小朋友,大家如果留意观察一下,只要进幼儿园,他都要去洗手,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在幼儿园里面暴发的风险,同时患儿重症、死亡的风险大大减少了。


这些年,大家对公共卫生是非常关注的,我想公共卫生是有组织的行动,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从公众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需要积极去学习,主动去学习健康的知识,提高我们自身的健康素养。同时,我们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健康生活的实践者。如果发生了疫情,我希望大家也是能够积极配合,群防群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谢谢。


2023-08-18 11:11:06


澎湃新闻记者:


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精神的传承靠的是人,请问如何让更多年轻人愿意从事医疗工作,让医疗事业后继有人?马上就要迎来新学期,各位对即将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青年有哪些期许和建议?谢谢。


2023-08-18 11:12:22


寿小丽:


这是个非常好的提问。


2023-08-18 11:12:39


李俊升:


谢谢你的问题。医学是一门治病救人的学问,它不仅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更需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也需要实践去积累经验。非常欢迎年轻人加入到这个大家庭来,踏着前辈的足迹,和前辈们一起奋斗,一起钻研,让医学能在传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其实,对即将踏入医学院校的学生们,也有几句话想嘱咐你们。第一,首先要打好医学基础,因为医学基础在你未来的从业和学习生涯中至关重要,它不仅是医学的起点,也是你构筑医学高楼大厦的基础。第二,一定要热爱祖国,奉献岗位。医学无国界,但是医生有国籍,在学习和深造中,无论走多久、无论走多远,一定不要忘记来时路、回家路。第三,一定要精进自己的技术,用仁心仁爱去完成自己的医学人生路,无论何时何地,每天都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技术,尽职尽责地为患者服务。谢谢。


2023-08-18 11:12:51


寿小丽:


好,刚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台上五位代表向大家讲述了他们在从医路上的故事与体会,分享了他们成功救治病人的欣慰与喜悦,诠释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坚持,这正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全心全意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动缩影。明天就是中国医师节,在此我们向所有医疗卫生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道一声辛苦了!


今天的记者见面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大家再见!


2023-08-18 11:13:09



(责编 秋时雨)


2023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