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通过坚持统筹、创新和法治的三个理念,提升计划生育治理能力;着力需求、问题、发展三个导向,促进计划生育家庭和谐发展;保障群众生育前、生育中、生育后三个过程,实现生育健康全程服务;着力机构、队伍、能力三个加强,夯实基层计划生育基础等一系列措施,全面推动了当地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改革发展。
12月12日,第一健康报道在跟随国家卫生计生委赴贵州省进行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调研中,通过实地走访遵义播州区鸭溪镇卫生计生办、卫生院,贵阳乌当区妇幼保健院等地,深入了解到贵州省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之路。
图为国家卫计委指导司基层工作处处长徐拥军(左一)听取医护人员汇报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开展进况
五色分级动态精细化孕产妇管理
“我们对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采用颜色分级动态管理方式,绿色代表低风险,可以在乡级村卫生室咨询就诊,黄色代表一般风险、橙色代表较高风险、红色代表高风险、紫色代表传染病,除了绿色外,其它颜色孕产妇就要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接受孕产期保健和住院分娩。”遵义鸭溪镇中心卫生院医生李敏向媒体介绍了对孕产妇妊娠风险管理的方式。
图为孕产妇管理一览表
在卫生院妇幼健康科科室,记者看到在一面墙上清晰地记录着鸭溪镇辖区孕产妇的每个月的孕检管理情况。
“卫生院属绿色低风险孕产妇群体最多,平时做一些基本的检查保健,如果在妊娠期间这位孕产妇由绿色变为黄色以上颜色,我们会把孕产妇的信息档案上报给上级医院并嘱咐该孕产妇及时检查就诊,降低妊娠风险。”李敏说。
作为二级保健院的贵阳乌当区妇幼保健院,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健康教育、培训指导为一体,承担全区近20万妇女儿童健康保健服务工。
针对高危孕产妇该院实行一对一专案精细化管理,并定期随访跟踪。“对于孕产妇的管理,我们从两方面具体实施,一是根据孕产妇的五色分级情况,专门建立档案卡,并安排计生员对孕产妇上门随访。二是院里建立高危孕产妇微信群,随时答疑,对产后42天的孕妈妈会再次打电话问询,通知其到院里做产后康复保健,我们的专案化管理才算结束。”乌当区妇幼保健院产前门诊主治医师林葛告诉记者。
图为五色孕产妇风险评估表
“2017年,我院共管理孕产妇3642人,其中黄色以上高危孕产妇648人。其中高高危65人,直接追踪管理1人,均录入了重点人群管理平台。”林葛表示。
同时,第一健康报道了解到,为开展优生优育健康全程服务,贵州省统一使用“五证合一”的《母子健康手册》。
通过完善各种妇幼健康服务方式,资料显示,贵阳市孕产妇、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分别从2011年的30.8/10万、千分之6.58、千分之8.18下降至2016年的19.55/10万、千分之5.08、千分之6.82)。6年来新生儿破伤风发生率为零,母婴安全得到加强。遵义市2017年前10月,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0.6/10万,婴儿死亡率5.24‰。
“互联网+”网上生育登记便捷
“建立全员人口统筹管理信息系统和医疗机构计生技术服务信息实时共享系统,实现卫生计生避孕节育信息共享。建立贵州省卫生计生与公安等部门人口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人口基础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应用,推动计划生育信息数据从自成体系向信息互通转型,实现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升级。”贵州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龚仲明介绍以信息化手段促创新,有效推进“互联网+计划生育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优化办事流程,简化办理手续,贵州省在全省统一使用网上生育登记平台和微信登记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完成生育登记和领取电子生育服务证。
图为生育服务登记系统
其中,就“贵州省生育服务网上登记平台”而言,据了解,该平台于2016年7月11日上线试运行,全面推行生育登记网上办理业务。
“准备生育一孩或二孩的夫妇,可登录贵州省卫生计生委网站或者关注‘健康贵州’微信公众号,即可进行生育登记的网上申报。”贵州省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处处长谭小亮介绍。
“自我省推行网上生育登记业务以来,截至2017年11月30日,网上生育登记平台共接收申报生育登记业务39.05万条,成功进行生育登记并签发电子生育服务证37.55万个。”谭小亮进一步表示。
(责编 郝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