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心植百年华诞 王辰院士意味深长侃大医
2019-05-13 14:56:46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深切缅怀翁心植院士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座谈会演讲实录(节选)

 

聚焦健康中国 大医(第一健康报道 融媒体中心)

 
此文由北京市卫健委和北京朝阳医院特约监督员左立臣先生推荐,请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独家刊载

 

最精彩——

 

“一名大夫,除了为个体看病之外,如果能从人群水平、在更大范围内防治疾病,则为上医上善。”
“他研究雄激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得出了雄性激素减少导致血脂升高和冠心病的重要结论。”
“他是最负盛名的博与深兼备的内科学家,是中国呼吸病学发展第二历史阶段的领军人,是中国控烟伟业的肇始者……”

“世界卫生组织称他为「中国控烟之父」”

“人和人的高低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的见识、感悟力及转化为现实行动的能力与作为。”

 

原编者语:昨天(5月11日),是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内科学与呼吸病学家,医学教育家,我国控制吸烟运动的开创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翁心植诞辰100周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召开座谈会,王辰院士、孙燕院士、高润霖院士,翁心植院士亲属,生前同事、好友,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尚永丰院士、北京市医管局潘苏彦副局长等到会并先后发言,深切缅怀翁院士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追思学习他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崇高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翁心植院士的学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的演讲意味深长。

 

王 辰


微信图片_20190513113750.jpg

王辰院士演讲


一百年前,天降人杰,翁老师诞生。

 

一百年后,因为他在有生之年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在这里追思、纪念翁老师,缅怀他的业绩,传承他的思想和精神。

 

翁心植是继张孝骞之后我国最负盛名的博与深兼备的内科学家

 

大家都知道,翁心植院士是我们国家的医学大家。而最为难得的,他是一个大内科专家。到目前为止,两院(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唯一一位在自己的专业归属上写大内科的只有一位,此人就是翁心植。

 

翁老师成为一名大内科大夫,这是他那个时代所造就的。在那个时代,人们是以内科为执业范围的,而现在我们主要以专科为执业范围。翁老师是个与时俱进的人,他既在对大内科各领域的统筹把握上达到了近于出神入化的境界,又在内科的多个亚专业领域取得了常人所难企及的卓越成绩。

 

在风湿病领域,他是中国第一个诊断高雪病、最擅长诊治白塞病的人,是世界上首次报道「白塞病与结核病发病关系」和「白塞病与心脏瓣膜损伤」的人。

 

在寄生虫病与热带病学领域,翁心植跟随其师钟惠澜教授做肝吸虫、肺吸虫病的研究,发明了简制肝吸虫抗原制备技术并制成临床试剂。按说简制抗原技术并不代表特别的科学方法,但是由于中国当时处于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状况,既有大量的病人需要诊断,又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撑制造和使用所谓精化试剂,因为有了抗原简制方法,使检查迅速得以普及,广大民众受惠。这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医学家应该怎样适应社会和经济的现实发展状况,以最佳最适宜的方式贡献于社会。

 

 微信图片_20190513113809.jpg

王辰与朝阳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张金保(左)

 

在心脏病学和内分泌病学领域,翁老师的一项研究具有很强的时代痕迹,他抓住了历史上出现的特殊现象,将之转化成了研究机遇:他以上世纪50~60年代仅存的20几名太监(去睾人)为对象,研究雄激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得出了雄性激素减少导致血脂升高和冠心病的重要结论。要知道,既使有患者因为治病需要「去势」,其生理也会受到其他干扰,无法作为合适的研究对象。

 

这种善于抓住机遇,利用极致性的、特殊的研究条件,得出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足以说明翁老师在学术上之机敏睿智。

 

作为临床医生,翁老师是我们见过的在临床诊疗上最出神入化者。当年在帮助准备翁院士遴选材料的时候,凝炼了一句最概要描述翁老师的话:「翁心植是继张孝骞之后我国最负盛名的博与深兼备的内科学家。」这句话被认为对翁老师的定位性描述。

 

在张孝骞去世后,当2012年翁老师离世的时候,内科界有人感叹:「翁心植一去,内科从此无大家。」 也就是说,自此内科学界已再难有能够把内科真正统筹起来,在看病上能横跨各个领域的大夫。翁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卓尔不群的人,一位极富造化的医者。

 

翁心植是我国现代呼吸病学发展第二历史阶段的领军者,这是他在中国呼吸学界的历史地位

 

对于大内科的上述领域,翁老师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最为难得的还是他在呼吸病学领域的贡献。大家知道,中国的呼吸病学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历史阶段就是结核病防治阶段,其时间是从上世纪初到上世纪60年代末。结核病和寄生虫病是当时使中国人身负「东亚病夫」之耻的最主要疾病。

 

第二个历史阶段就是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至90年代中期的慢阻肺和肺心病防治阶段,计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那时适逢文革,在做学问极为困难的情况下,翁老师和蔡如升教授、于润江教授、程显声教授组织领导了全国「呼吸四病」(指感冒、慢支、肺气肿、肺心病)防治研究,这是当时中国呼吸病学的主流性工作。

 

我们知道,从慢支、慢阻肺到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从肺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到心功能衰竭、脑功能障碍,临床和病理病机极为复杂。

 

有人说,一个肺心病涵盖半个内科。翁老师带领大家开展了一系列重要工作,他们在慢支、肺心病的分型和诊断,尤其是针对病变最为严重的肺心病阶段,从心电图、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病理学的分型诊断,肺性脑病的临床和病理分型诊断,到肺心病的抢救治疗方法,开展了系统性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使肺心病急性发作、肺性脑病的病死率迅速从30%降低到15%,之后更有进一步下降。

 

现在回过头看他们当时的工作,比国际同期工作毫不逊色,而且基于中国国情,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和技术特色。在这过程中,翁老师是我国慢阻肺肺心病防治中的学术和业务之魂。


微信图片_20190513113817.jpg

座谈会现场

 

第三个历史阶段就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呼吸病学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哮喘、肺间质病、肺部感染、肺癌、呼吸衰竭的防治,介入呼吸病学技术的开展等得到系统性推进。其中,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的捆绑式发展成为现代呼吸病学的基本格局,形成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

 

在中国呼吸病学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中各有其领军者。其中,翁心植是第二个历史阶段的代表性人物和领军者。这就是他在中国呼吸学界的历史地位。

 

翁心植是「中国控烟之父」……发动控烟是他一个跨历史、跨时代的巨大贡献

 

翁老师有一个更具有历史性的功绩,就是发起了中国的控烟运动。世界卫生组织称他为「中国控烟之父」。

 

上世纪70年代末,在当时大家尚不认为吸烟极为有害的情况下,翁老师就上书国务院呼吁控制吸烟,促进了中央、地方、医学界和社会在这一重大公共健康问题上的觉醒。此举启动了之后一系列控烟法规文件的颁发和全社会的控烟行动。

 

翁老师深知控烟很难,跟他同期的叶恭绍、吴英恺等前辈都是对控烟问题有深刻认识,并且一同积极行动。吸烟危害健康是20世纪最不争的医学结论。现在居然医学界还有人说吸烟防止老年痴呆,这是非常蒙昧,甚至是愚昧的观念。吸烟促进老年痴呆,使老年人的记忆力降低,这是经多个严格的队列研究证实的基本事实。

 

翁老师在70年代末就大力宣传吸烟有害,高举控烟大旗,此事殊为难得

 

一名大夫,除了为个体看病之外,如果能从人群水平、在更大范围内防治疾病,则为上医上善。

 

控烟是莫大的善事。我们说「吸烟是致病之首恶,控烟是防病之首善」。世界卫生组织的历届总干事均将控制吸烟列为第一大公共健康措施。

 

我们一定要从医学院教育上、社会宣传上进一步推动控烟。控烟需要「知、信、行」,大家听说过吸烟有害,叫做「知道了」。但信不信?未必全信、深信。做不做?不做或不坚决做。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

 

时至今日,控烟依然举步维艰,也更加表明翁老师当时所做的这一系列的工作的前瞻性、历史性、艰难性。翁老师两次获得世界卫生组织控烟杰出贡献奖,截止目前,世界上两度获此殊荣的仅他一人。控制吸烟,是翁老师的一个跨历史、跨时代的巨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190513113825.jpg

参观

 

翁老师是一个特真实的人,高尚的人……做事、做学问,最关键的是做人

 

(570字删节)

 

一个科室、一个学科、一个医院的成败,关键在乎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在乎因之而起的文化。(229字删节)这种先进文化的保持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持之则进则胜,弃之则衰则败。

 

值翁心植先生这样一位时代、历史人物百年诞辰之际,真正理解其历史贡献,感悟其士子之心,传承其精神文化,才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人和人的高低不同之处,就在于我们的见识、感悟力及转化为现实行动的能力与作为。

 

祈先生性灵的光辉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

 

(责编 秋时雨)

 

标签:
大医精诚院士控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