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科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编辑部)
临床与科研是医院和学科发展的两翼。作为武汉大学附属医院的中南医院始终把探索、创新放在医院发展最核心的位置。前些年,中南医院提出了打造“国际一流的研究型教学医院”的口号,并给予神经内科等重点学科以资金、硬件条件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作为神经内科掌舵人的刘煜敏教授也乘着这股东风,带领团队走上了科研、临床相互促进的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卒中认知的加深是推动临床科研探索发展的动力
要开展临床创新,首先的要求就是医生要对研究领域有更深刻的认知。对于卒中等脑血管病来说,疾病的认知更多的是受限于当时诊疗手段的发展。
其实刘煜敏教授对卒中的感受也是历经了多个阶段:从刚毕业时感觉卒中治疗非常“简单”(当时的诊疗手段很难弄清楚是出血性卒中,还是缺血性卒中,更无从谈起合理的治疗),到第一次见到脑血管CT影像时的“深奥”(大脑太复杂了,脑膜瘤等其他疾病的患者的症状竟然也和卒中的临床表现极为类似);从一开始工作时的“失落”(因为缺乏治疗手段,让很多卒中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救治),到硕士研究生时期,开始溶栓治疗有效性的初次探索;从第一次在北京协和医院接触神经介入时的“有趣”,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进修归来时,决定开始探索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时候的“奋进”,再到当下刘煜敏教授对卒中患者救治的“谨慎”。
这一点一点地进步其实折射的不仅是刘煜敏教授对疾病认知的加深和不断加强的从事卒中治疗探索的决心,也是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开展卒中防治探索的缩影。
把科研的思维贯穿在临床实践之中
得益于对卒中认知的不断加深,让刘煜敏教授和他的团队得以在临床中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
如在最初工作时,刘教授发现很多卒中患者来到医院时没有太好的救治手段,所以他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时就选择组织型纤溶酶原聚合物的研究为初选课题,而这也为2003年他在湖北省率先开展溶栓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当刘煜敏教授意识到介入治疗时颅内动脉特异性支架不足的问题时,他就在精研手术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引进最新的介入设备和理念,并研究出III型弓或复杂颈动脉通路手术的导引导管系统等多项发明专利;当刘教授面临患者在非麻醉状态下行取栓手术躁动不安,影响手术操作时,他就带领团队发明了一种患者穿戴装置,使病人能够实时制动,且不影响舒适感,解决了术中躁动的难题;当刘教授发现许多卒中患者因为治疗延误等原因导致大脑认知功能出现问题时,就积极开展了有关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方面的研究……
中南医院神经内科团队的每一个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有刘教授“把科研的思维贯穿在临床实践之中”发展策略的成功实践:他们从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联合基础医学研究团队的研发资源,再通过创造性思维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最后通过实践逐步把这些思路和经验转化成可以应用于临床的实践。
就这样,刘煜敏教授通过这些策略实现了临床-科研的良性循环,但这也对每位从事临床探索的人员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是卒中科研探索的关键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刘煜敏教授心目中最好的卒中防治之路开拓者呢?刘教授的答案是复合型的脑血管病医生:既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能看好病,还要有良好的科研思维和行动能力,二者缺一不可。而对于从事卒中治疗的医生来说,除了具备上述素养外,还应具备从事神经介入手术和一些简单外科手术的能力。
针对如何培养复合型脑血管病医生这一课题,刘煜敏教授团队也有自己的一套培养标准: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要始终不渝地把临床落到实处,要把你患者的病情了解清楚,要给予患者适宜的、标准的治疗,不能过度,也不能马虎对待;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化对脑血管病的了解,要注意收集患者的数据去完善文章并进行探索,只有这样才会有科研方面的产出;虽然可能某个阶段会坐冷板凳,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把这些事情都做好,让自己的实力不断进步,你最终必将得到大家的认可,成为一名合格的脑血管病领域的实践者与开拓者。
未来:从学习到卒中防治科研最前沿
当下,已经做好了人才和技术储备的中南医院神经血管介入在刘煜敏教授的带领下又开展了新的征程:(1)面对卒中患者可能的认知功能受损问题,刘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卒中患者认知状态评估预测模型的探索;(2)开展有关动脉夹层的登记研究,并对其开展长期的影像学评估研究;(3)通过研究卒中和冠心病差异性早发患者生物信息学研究,寻找脑血管病发病的特殊分子机制;(4)通过针对卒中患者特定蛋白代谢物或遗传因子进行特异性分析,来评估小血管静脉性微出血与认知的关系……
这些研究仅是科室众多课题中的一部分,从这“冰山一角”可以发现,刘教授团队的研究范围从脑血管病的诊断和临床,扩展到康复和预防,乃至脑科学相关的交叉学科也有涉猎,这也代表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逐步走在了我国脑血管病研究探索的最前沿!
(责编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