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逆行”百色 粤桂携手护眼康——记深百眼科医院求索高质量发展
2025-04-23 11:00:23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产业品牌推广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调研(第一健康报道广西百色 记者李舒晴 郝健一 摄影周述峰)


要坚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让全体人民公平获得。——习近平


在今年2月17日中央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近几年民营医院的数量一直在逐年递增,截至2023年,全国民营医院已达到2.66万家。作为对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民营医院在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个性化的医疗需求上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营医院,如何“大显身手”?深百眼科医院对于老年困难人群的关注、对眼科专业技术的深耕、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创新以及对“服务”二字近乎偏执的坚守,给出了它的答案。


百色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临近“长寿村”巴马,在南边与越南接壤,总面积达3.63万平方公里。走在街道上,两旁的芒果树摇曳着碧绿的枝叶,整座城市的空气浸润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暖融融的微风中。


4月11日至13日,第一健康报道一行抵达百色市田阳区,开启粤桂医疗协同发展媒体调研采访。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田阳区常住人口30.9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近6万人,占19.19%,65岁及以上人口4.5万人,占14.52%,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上升了4.41个百分点。


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眼病困扰着城中的老年人——白内障。据国家卫健委相关数据,我国60至89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80%。老年人口的上升,也意味着这一世界首位致盲眼病发病率的攀升。


如何让老年人享受好的医疗资源,摆脱眼病困扰?这对于在2019年刚脱贫摘帽的田阳区来说,显然还是一个难题。


在国家布局粤桂协作背景下,深百眼科医院似乎专为解决这一难题而来。如今,这里不仅成为“复明”的希望之地,更探索出一条民营医院因地制宜助力基层医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423112846_副本_副本1.jpg

图为深百眼科医院外景


“深圳速度”,沿着医疗帮扶路走出来


当前,我国眼科医疗资源分布显著不均。在大片的农村和偏远地区,启动眼科治疗方案能调动的医疗资源少之又少。


“我在走访百色乡村的过程中,看到大量老百姓因眼病饱受痛苦,甚至因眼病返贫致贫。”深百眼科医院帮扶专家李博士在接受第一健康报道采访时回忆。


2019年到2020年期间,李博士作为帮扶医生来到田阳区,在为 700余名患者完成复明手术的过程中,当地政府领导告诉他,百色这一带眼病较为高发,医疗条件和眼科治疗水平普遍较低,很多患者需要辗转数百公里到南宁、广州甚至深圳就医。


帮扶工作临近尾声,当地政府领导希望把最先进的眼科技术留在百色。


这个期望最终得到兑现。一年后,在田阳区田州镇五指山老乡家园社区,矗立起一座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眼科医院——深百眼科医院。


深百眼科,顾名思义,建立在国家东西部协作的重要一环——粤桂协作的基础上。在此框架下,深圳以区对口百色各县,通过资金、人才、产业等方式支援当地发展。2021年,东西部协作转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新阶段,广东省委、省政府根据新形势要求重新选派干部成立“粤桂协作工作队”继续在广西开展工作。同样在这一年,深百眼科医院在紧锣密鼓中落成。


医院的筹建可以称之为‘深圳速度’。从2021年2月份开始,在区政府、卫健局还有粤桂协作办的支持帮助下,仅七个月就完成了装修、组建专家团队和技术团队以及技术验收工作。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如今,深百眼科医院已经逐步建设成为一个标准的二级专科医院。


“我们每年都会有一定的帮扶资金来投入产业和民生类的项目。”田阳区协作办领导表示,深百眼科医院也是田阳区的招商引资项目、惠民工程。医院落地至今,协作办始终在紧密跟进相关工作,根据科室需求派医生进驻,确保医疗服务有序进行。


落地三年间,经过多方合作,医院引入了大量先进的进口医疗设备和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丰富专家资源。


微信图片_20250423102324_副本.jpg

图为深百眼科医院部分医疗设备


随着医院落成,田阳区的老百姓不出远门,就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一线城市的诊疗技术和医疗资源。院领导与当地政府一开始的期望,已然初步实现。


“百色温度”,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专家


医院建起来了,但要让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更快、更好地触达每一位有需求的患者,依然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与“深圳速度”相对的,是“百色温度”。深化医改背景下,国家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县域医共体建设。为解决难题,深百眼科医院积极调整工作方法,在推动医疗资源下沉上,贡献了来自民营医院的灵活方法与创新手段。


“这里的老人家性格温和,很好沟通,他们不爱麻烦子女,很多人都是自己独自过来。手术前只要跟他们讲明前因后果、注意事项,基本都是不急不躁、从从容容。”医院住院部主任易婧笑着说。


微信图片_20250423102318_副本.jpg

图为易婧工作中


但相应地,她也表示,在医院做科普之前,很多淳朴的老年人对于眼健康重要性的认知都存在不足。


在百色90%以上的土地被山区覆盖,地形地貌复杂,人口分散,部分老百姓的居住地甚至还未通车;在这里,壮、瑶、苗、彝等多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3.5%,很多老年人只能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沟通。就医困难、信息不通,是当地老年群体受眼病困扰的重要原因。


“山区村庄里,大量是留守的老人,许多都没有治疗意识、生病了也没有途径去到城里看病,导致他们的眼病发展到晚期、几近失明才来就诊,很多患者除了白内障还合并有角膜病甚至青光眼等多种眼病;同时,当地水质上的一些特性使得这里的老百姓白内障硬度相对于其它地方较高。这些都要求医院不得不把手术技巧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以应对一些更为复杂、艰难的情况。”深百眼科医院副院长彭晓丹表示。


微信图片_20250423102308_副本.jpg

图为彭晓丹准备手术


第一健康报道造访深百眼科医院的4月11日,医院门头的液晶大屏上,显示着一个巨大的数字——11105,这是截至当日三年来在这里经手术重获光明的患者人数。这一数字中,八千余名是白内障患者,30%左右是生活、经济上需要帮助的困难人群。


微信图片_20250423102303_副本.jpg

截至4月11日,深百眼科已为11105名眼病患者施行复明手术


面对难题,深百眼科医院选择了“用实力说话”。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深百眼科医院擅长应对各类眼科疑难杂症。目前来医院手术的病人,约99%以上第二天就能恢复良好视力,即使是很复杂的眼病手术,在这里基本也都可以做到第二天不水肿。“很多原本有困难的患者在重获光明后,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技术之外,更快抵达的,还有话语的温度。


山里的老人听不懂专业术语,但能听懂乡音。虽然医院的医生与领导班子大多来自外地,但在招聘护士与其他服务人员时,还是会优先考虑会讲壮语的本地人,并对沟通能力有一定要求。借助山歌一样轻快软糯的壮语搭成的桥梁,医务人员不仅会告知老年人的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给予鼓励和安慰,还会对他们进行眼健康知识的普及与宣教,在这些常年身处山区的老人心中播下珍爱生命、重视健康的种子。


微信图片_20250423102313_副本.jpg

图为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宣讲


本地年轻人的亲切问候,传递着忧人所忧的真诚、急人所急的热忱。像是为患者量身定制的“专属服务”,大大节省了看病沟通的成本。


2022年4月起,深百眼科医院医保正式审批通过,在这里看病的患者终于有机会享受到医保报销。在深圳狮子会等社会组织资金和当地医保服务的支持下,针对困难老人的全周期全方位服务也在不断完善,现在,许多老人都可以以更加低廉的价格享受到眼病的诊疗服务。


“老人家都很容易满足,有时候他们只要能够看得见、看得清,就会很开心。所以我们也希望把这一份光明,这份开心持续地带给他们。”易婧说。


真诚+创新,以民营力量探路医疗发展


深百眼科医院住院部的走廊墙壁上贴有一封感谢信,信上用工整的字迹写道:“两次入院,印象颇深……你们体贴、关怀,呵护、照料每一位眼病者,使他们减轻病患的忧虑,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来这边看病,全程都有陪诊人员带着我,特别安心放心”、“术前术后,医生会耐心告诉我注意事项,我完全不紧张”……除了聆听宣教后欣然前来的患者,还有很多是患者经朋友推荐慕名而来。在他们对深百眼科医院的评价中,“服务好”是高频出现的关键词。


微信图片_20250423102338_副本.jpg

图为患者给医院送锦旗


从默默无闻到口口相传,并不具备前期显著宣传优势的民营医院如何用三年时间赢得老百姓的信赖?


医院医务部主任赵志夺认为,医院的良好口碑,靠的还是为老百姓切实服务的真心:“我们在给患者推荐诊疗项目时,都会紧密结合他们自身情况,而不会为盈利要求他们做一些没有必要做的诊疗项目。最终设计诊疗方案时,我们也会充分尊重他们个人的意愿。”


赵志夺告诉第一健康报道,除不断提升诊疗与手术水平外,医院在诊疗环节与服务方法上均作了一系列的创新。比如,有专门会说壮语的陪诊人员引导患者就诊,对做过手术的患者,医院还会定期进行复查。“对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我们会带一些便携式的检测仪器去到村里复查,仔细了解他们术后的恢复情况,并给一些用药的指导和进一步诊疗的建议。”彭晓丹介绍。


彭晓丹表示,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对民营医院存在一些偏见,事实上,民营医院并不等于不靠谱。“面对质疑,我们从来都是用服务说话、用实力说话,全心全意解决患者的实际健康问题。”


“相比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的诊疗流程更加方便、灵活,这是它的优势。规范的诊疗行为始终是民营企业赢得患者信赖的基础。只要民营医院真正从患者利益出发来为民办实事,在审批和支持的过程中,我们相关部门都会为他们开启‘绿色通道’。”田阳区卫健局医政股长黄宁红告诉记者。


谈及未来,院领导们表示,当前医院的诊疗工作还是以白内障等眼表疾病为主。在巩固发展现有优势技术的基础上,拓展诊疗范围,提升眼底疾病等领域诊疗与服务水平,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功课”。


微信图片_20250423111546_副本.jpg

图为第一健康报道走进深百眼科医院调研采访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深百眼科医院也期望将医疗扶贫经验推出国门。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百色协同发展区为起点,医院正积极筹备面向百色高铁直达两小时圈内国外地区的眼科国际医疗服务,造福越南乃至东南亚国家的广大民众。


“民营医院的优势在于灵活,但根基始终是患者的信任。”彭晓丹强调,医院将继续以“深圳速度”创新,以“百色温度”服务,真正给老百姓带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更多人在群山之间看见清晰而美好的世界。


(责编:薄荷)

标签:
医院民营医疗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