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生命科学和医药卫生领域新增23院士,深挖他们的背景与成就

融媒体中心2023-11-24 16:30:28
健康阅读:
来源:医师报

2023-11-24 16:30:28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院士(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医师报)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公布,共有23位生命科学及医药领域的专家入选。其中,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1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领域12人,其中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1人,医药卫生学部11人。随着新晋院士们的加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队伍将更加壮大,科研实力也将更加强劲。


此次当选的院士们代表着中国医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们的专业领域涵盖了中医、西医、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将为中国医学研究带来新的活力和创新,推动中国在全球医学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不断探索生命过程的“黑箱”


同济大学高绍荣


640.png


受到老龄化、代谢疾病高发及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不孕不育患者人数与出生缺陷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表观修饰异常及遗传突变的风险增加引发的配子发育异常和胎儿发育缺陷,被认为是导致生育率下降及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


现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的高绍荣,长期从事胚胎发育与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调控机制研究,其所带领的团队不仅致力于相关机制研究等重要基础科学问题,还希望基础研究的成果能够尽快通过转化服务于人民生命健康。


梳理高绍荣课题组近五年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其具备一个突出的特点—-是“首次”较多。例如,首次报道小鼠植入前胚胎蛋白质组动态图谱;首次在全基因组水平上揭示小鼠植入前及植入后胚胎发育过程中异染色质修饰H3K9me3的重编程过程;首次揭示TSA挽救核移植胚胎发育受限于体细胞原有表观遗传特性……其中,该课题组在2016年9月发表于《自然》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胚胎发育异常、提高辅助生殖技术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成果入选了2016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


高绍荣曾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生命过程异常复杂,像一个黑箱,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分析手段,都需要坚持不断的创新探索。未来,期待高绍荣及其团队在建立生育科技支持体系方面再创佳绩,助力生育优好社会建设。‍


打造现代农业新天地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何祖华


640 (1).png


他是何祖华,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植物病理学家。上世纪80年代,他开始了水稻“顽症”——稻瘟病的研究。本世纪初,他响应中科院号召回到祖国,投身于作物抗病育种前沿理论与核心技术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项目1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他踏遍全国20多个“病圃”做实验。春耕秋收,四季轮回。何祖华的心里始终牵挂着一个“全国水稻生物钟”,从当年4月在杭州播种,7月到厦门做翻秋,11月转到海南南繁,到如今上海-海南基地轮回,他的步履从未停息。山区病菌多,他常年深入山区“病圃”观察水稻发病情况,草帽与双肩包成了他的工作标配。无论是绿皮火车转轮船、长途汽车转三轮车,还是在农药仓库打地铺、在基地劈柴火,他都以苦为乐,坚持不懈。凭借协同育人、奖掖后学的师德师风,他多次被评选为“中科院优秀导师”。


他在冷板凳上铸就水稻“抗癌”屏障。何祖华敢于啃“硬骨头”,用“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做实、做强农业科技,为水稻提供“抗癌”屏障,在作物广谱抗病机制、高抗与高产耦合的育种理论与应用领域引领国际前沿。2017年,《科学》发表其团队成果——广谱持久抗稻瘟病的机制;2021年,《细胞》发表团队新成果——发现抗不同病害的超级水稻基因;2022年,《自然》发表团队关于植物免疫代谢策略——稻瘟病化学“防护墙”。这些期刊的主要子刊也发表了多篇团队的文章,有4篇封面文章,8篇高引或热点论文,获得了国际领域的话语权。


他挖掘抗病新基因已推广逾3500万亩。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何祖华将基础研究和农业问题紧密结合,着力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迄今为止,团队挖掘的广谱抗病基因Pigm已被袁隆平农业高科、荃银高科等40多家单位应用于育种并审定多个新品种,抗病新品种已累计推广超3500万亩,助力实现巨大经济与社会效益,被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需求密切结合的典范。


水稻健康的守护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黄三文


640 (2).png


他致力于通过颠覆性创新来促进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他长期从事植物基因组学与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他和团队通过基因组设计成功地把马铃薯由无性繁殖作物改造成为种子繁殖作物,奠定了蔬菜基因组研究的基础并为蔬菜品质改良提供了新路径。


黄三文团队基于对100个茄科基因组的比较分析来追踪最长8千万年、累计十二亿年的进化痕迹,开发出“进化透镜”来发现马铃薯进化约束及有害突变,绘制了首个马铃薯有害突变二维图谱。黄三文团队利用图谱信息,提出反直觉的自交系培育方法,开发全基因组预测新模型,使马铃薯产量预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准确度,加速了杂交马铃薯育种进程,该研究使得我国在马铃薯育种基础理论和技术上站在了世界领先地位。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之父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卢煜明


640 (3).png


二十一号染色体数量异常是唐氏综合征的病因,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之一。而在2011年前,唐氏综合征是需要通过羊膜穿刺术、绒毛膜绒毛活检等侵入性取样的方式进行确诊的,这两种方法会有0.5%~1%的几率对胎儿有损害。


1997年,卢煜明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孕妇外周血中存在游离的胎儿DNA,而这一项突破为唐氏综合征以及其他染色体疾病的产前诊断开辟了新途径——“无创产前诊断”(NIPT)。其不仅减轻了孕妇的风险和不适,还能高精准地检测胎儿可能存在的染色体异常,如今,该方法已被全球90多个国家及地区广泛采用。


与此同时,卢煜明将研究的目光投入到了癌症领域。在他看来,癌症基因检测与他之前从事的胎儿基因检测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即在特定生物学领域,发育中的胎儿呈现出不受控制的细胞生长特征。也正是由于癌症本质上也是一种基因组疾病,所以他开始尝试运用产前检测所使用的基本原理,在患者血浆中检测出肿瘤本身的DNA,并在基于血浆游离DNA的多癌无创早筛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


去年9月,卢煜明因产前无创DNA技术获得“202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得素有”诺奖风向标“美誉的拉斯克奖。


首创鼻咽癌“增效减毒治疗”新理论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常务副院长马骏


640 (4).png


马骏教授是我国有重要国际影响的鼻咽癌治疗专家,首创鼻咽癌“增效减毒治疗”新理论,成为新的国际标准,制定了国内外鼻咽癌诊疗指南,全世界推广应用,研究发表于NEJM、JAMA、Lancet、BMJ四大医学主刊等高水平杂志,水平世界领先。


依托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平台,38年来,他聚焦高发于我国的鼻咽癌(占全球病例47%),针对全身微小转移灶是引起鼻咽癌转移复发的根源,开展甄别与清除全身微小转移灶的系列研究,提出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全身化学治疗(化疗)可重塑以B细胞为核心的抗肿瘤免疫,有效清除全身微小转移灶”的 “增效”理论,制定了“先GP全身化疗,后局部放射治疗(放疗)”的新策略,大幅提高了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同时,提出“采用临床分期联合miRNA分子标签,甄别出极少发生微小转移灶的低危患者,可降低治疗强度”的“减毒”理论,制定了“豁免化疗及缩小放疗范围”的新方案,显著减少化疗、放疗的毒副反应,改善了生活质量。


向人类“终极疆域”进军


清华大学时松海


640 (5).png


科学界把脑科学视为是人类理解自然界现象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院长时松海教授,长期从事哺乳动物大脑发育和功能研究,其研究团队运用神经生物学(如电生理和成像)、遗传学、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等方法研究大脑的有序组装和有效运行机制,主要集中于活体神经干细胞的调控、神经细胞的产生分化、神经环路的精准组装和运行以及动物行为的神经基础;同时致力于与神经发育相关的重大疾病如小脑症和自闭症的致病机制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Nature Neuroscience、Neuron等。2020年,他的课题组在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心体的锚定调控神经前体细胞特性和大脑皮层的形成”的研究论文,首次揭示了中心体调控哺乳动物大脑皮层神经前体细胞分裂能力,进而影响大脑皮层的大小和折叠的崭新机制。


时松海的研究不仅从根本上推动了对大脑的理解认识,也对诊断治疗与神经发育相关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提供了诸多原创性的见解,成为大脑皮层发育领域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科研领军人物。


十余种植物被冠以他名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航


图形1.jpg

 

从1979年入学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以来,孙航开始与植物结缘,这一干就是40余年,在事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及生物地理学以及进化生物学等领域获得了卓越的成绩。由于成绩显著,国内外学者以“孙航”名字命名了1个新属和十余个新种。


孙航在青藏高原、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生物地理格局形成以及含羞草科、蝶形花科等植物类群有深入的研究。长期对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形成、演化以及适应机制等方面的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形成了研究特色。


他揭示了青藏高原高山植物多样性的起源、地理格局的形成机制,丰富了生物地理格局进化和形成的理论,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推动我国的植物区系地理学的研究进入到了由现象描述到机理解释的时代;他在青藏高原高山植物多样性适应机制研究方面,发现了高山植物适应性进化(雪莲、塔黄特殊结构以及贝母伪装色彩进化)新机制,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重要成果;推动了我国高山植物功能生态学研究实现“从无到有”的转变;他在青藏高原在植物区系的调查和收集方面成绩突出,主持(或参加)青藏高原、横断山以及西南大部分地区,老挝、乌兹别克斯坦等的考察,采集植物标本共计20000余号,10万余份。


那一年,他对雅鲁藏布江(墨脱地区)进行了长达8个多月的越冬考察,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填补了许多植物区系调查研究薄弱的区域的资料不足或空白,为中国植物学及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并在植物多样性研究中(如植物志,专著研究和分类学订正,物种名录等)中被广泛引用。


心脏健康的守护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王建安


640 (6).png


作为浙江省内最早全面开展心血管病介入工作的医生,四十余年的历练让王建安成长为浙江省内最有经验、技术最全面的介入医生之一,擅长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植入术(尤其在经桡动脉介入诊治和冠脉病变旋磨术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起搏器植入术、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天性分流性心脏病封堵术等。


为了减轻二尖瓣患者手术的痛苦,提高手术成功率,王建安等经过不断改良,创造性地发明了通过球囊扩张法测定瓣环上结构大小,取代经典的按照瓣环大小来决策器械大小的新手术方案,这种创新性的手术方案得到了同行广泛认可,被誉为“杭州方案”。


干细胞治疗是人类医学突破的重要领域,王建安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名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接受了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在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的同时,王建安还在医学科学家、发明家的路上前行。他与团队发明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国产新器械,于2022年受邀在全球最大的心血管介入大会——美国经导管心血管介入治疗大会(TCT 2022)向全世界心血管病同道展示,完美实时表演了两例高难度TAVR和经二尖瓣缘对缘修复的介入技术,展现了中国心血管学者的风采。他与美国、澳大利亚、欧洲等地的知名心血管病学专家建立了定期的互访和长期的合作,始终应用循证医学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善于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导临床实践,力求使广大患者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颜值与智慧并存的科学之星


清华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颜宁


640 (7).png


30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成为当时清华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39岁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42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45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一系列优秀履历的创造者正是颜宁,一位埋首于结构生物学中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中的年轻学者。颜宁的经历告诉大家,年轻有无限的可能,前提是要努力。


2014年,她率领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2015年进一步获得了具备更多构象的GLUT3结合底物和抑制剂的超高分辨率结构,从而清晰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这一基本细胞过程的分子基础。颜宁还对离子通道结构生物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解析了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的晶体结构,后来又利用最新冷冻电镜技术获得了最大钙离子通道RyR1的高分辨率结构。


现在她是深圳医学科学院的掌舵者。


破解“细胞清道夫”形成之谜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


640 (8).png


生物学界有一个重要的生理现象——细胞自噬,自噬体又被称为“细胞清道夫”,如果自噬异常,会导致细胞中的“垃圾”积累,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张宏的研究方向正是细胞自噬,他在多细胞生物自噬的分子机制、调控机理及其与疾病关系方面取得了多项开拓性成果。


张宏团队在研究线虫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现来源于卵母细胞的P颗粒蛋白在胚胎发育中可以被自噬清除,进而开创性地建立了首个适用于遗传筛选的多细胞生物自噬研究体系,鉴定了一系列多细胞生物特有的新自噬基因,这些新基因在多细胞生物自噬特有步骤中发挥作用,极大丰富了人们对多细胞生物自噬的理解。


此外,张宏团队还阐明了多细胞生物特有的新自噬基因的作用机制,在多细胞生物自噬分子机制及其与疾病关系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解决癌症生物学的核心问题


北京大学张泽民


640.jpg


张泽民致力于用前沿的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来解决癌症生物学中的核心问题。曾在世界上首次报道实体癌的全基因组测序;首次在全基因组水平研究病毒插入事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首次通过计算方法鉴别癌症的驱动突变。


2014年加入北京大学以来,张泽民带领团队专注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研究,应用单细胞测序技术来研究肿瘤微环境,重新定义了科学界关于肿瘤异质性的理解,不是在于癌症内部的驱动基因与表达谱,而是在于肿瘤的内部微环境。


张泽民还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肝癌、肺癌和结肠癌单细胞免疫图谱。得益于细胞图谱的建立,张泽民团队首次直观地证明了肿瘤的异质性反映在肿瘤微环境中,不同癌种的异质性表现在微环境差异上。


此外,张泽民在单细胞水平研究肿瘤免疫以及各种细胞成分对肿瘤功能和药敏的影响。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


(医药卫生学部)


本草基因组学的开创者


成都中医药大学陈士林


640 (9).png


过去50年的时间里,中药的诸多研究成果主要得益于化学学科发展,即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等。“本草基因组计划”通过解读传统草药的基因遗传背景和生物学机制,为中草药的研究打开了另一扇窗。陈士林团队便是“本草基因组计划”的主导者。


本草基因组学是一门结合了中医药理论、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和信息科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旨在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陈士林院士主编的《本草基因组学》是全球第一部系统阐述这一领域内容的专著,被列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此外,他还创建了基于ITS2的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方法体系,完成专著《中国药典中药材DNA条形码标准序列》,从基因层面解决中草药物种真伪鉴定的难题,被评为2016中国十大医学进展。


他还在植物和真菌全基因组测序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通过全基因组解析提出灵芝为首个中药基原模式真菌,被Nature China选为中国最佳研究亮点推介。他还完成了人参、黄芪等多种重要中药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并揭示了其次生代谢途径和功能基因。


在濒危或稀有中药材资源保护、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微生物与真菌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上,陈士林也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成果。



“北京方案”点亮白血病患者生命希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


640 (10).png


从医36年来,黄晓军一直在工作临床和科研一线,带领团队突破国际半相合移植禁区,创建白血病治疗新模式,使亲属成为移植供者的概率由不足25%上升至几乎100%,使半相合移植治疗白血病的3年生存率从约20%升至70%左右。2016年欧洲骨髓移植协会发文称之为“北京方案”(Beijing Protocol)。“北京方案”在全球首次实现半相合移植疗效优于化疗、首次实现半相合与全合疗效相同,改变了世界半相合移植“不可逾越”的传统观念,目前“北京方案”成为中国首位、全球过半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式,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成为全球最大的单倍体移植中心。


为国人脑卒中防治不断创新技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吉训明


640 (11).png


我国脑卒中患者已高达1300万人,而脑卒中的潜在高危人群更是接近3.3亿人,这势必将给社会造成重大的压力和经济负担,而脑卒中的治疗却并不容易。为此吉训明带领团队聚焦于中国人颅内动脉血管硬化导致脑卒中高发和高复发的研究,成功研发了肢体远隔缺血适应技术用于脑卒中防治,并完成全国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针对重症脑卒中致死致残率高、神经保护药物难以临床转化的难题,吉训明和团队在血流再通基础上创新提出了贯通脑保护治疗手段,将NBO和介入低温脑保护技术成功转化进入临床,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研发专项的支持,研发温度精准可控、长时程自体血靶向灌注脑保护仪器,被国际誉为“脑卒中治疗的里程碑”。


针对极易误诊误治、重症病死率高达30%的脑静脉血栓,建立生物影像诊断新技术和多模式救治新策略,使早期确诊率提高约3倍、救治成功率提高约1倍、病死率降低2倍以上,成果写入国内外指南和欧美教材。


吉训明常说:“临床专家必须坚持一线工作,只有坚持一线手术和诊治,才能发现临床需求,并通过临床反复验证来改进防治策略。”


国内脑胶质瘤的领军人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


640 (12).png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由于发病率高、手术难度大且易复发,脑胶质瘤的诊疗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作为国内脑胶质瘤的领军人物,江涛建立了中国首个集手术、放疗和化疗于一体的脑胶质瘤治疗中心,率先开展脑胶质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


为了实现脑胶质瘤的精准诊断和有效治疗,江涛带领团队创新性地探索出一套恶性脑胶质瘤新疗法研发范式。他建立了脑功能区胶质瘤精准手术技术体系。率先应用导航引导的经颅磁刺激脑功能定位指导功能区脑胶质瘤的手术切除,提出把恶性胶质瘤的代谢边界融入多模态影像,并以神经功能重塑理念实施功能区胶质瘤的最大限度安全切除。研发首个融合了术中导航、B超、nTMS、增强现实的术中实时引导设备。发现脑胶质瘤继发性癫痫的临床预警分子,制定了综合控制方案。


他是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与亚洲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AGGA)的发起人和创建者,为国内外学者开展脑胶质瘤研究提供数据库支持。


江涛最早提出了胶质瘤综合诊疗分子分型体系,术后评价恶性程度、术后指导化学治疗、靶向治疗等一系列理论,并牵头组织制定了《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引领了“按分子病理分类CNS肿瘤“的时代,WHO在2016年正式将分子病理列入诊疗指南。


让曙光倾洒,让真凶无处遁形


广东省毒品实验技术中心刘超


640 (13).png


他曾是全国地方公安机关唯一有效候选人,如今是建国以来全国地方公安机关首位成为院士的基层专家。他几度站上国家科学技术最高领奖台,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三次个人排名第一),被评为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


上世纪80年代末,法医检验技术开始在中国应用,但该技术操作复杂,周期长,我国法医DNA检验在许多方面都是空白 他从基础研究着手,针对上述难题开展系列研究,解决了我国法医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和瓶颈难题,在个体识别和死因鉴定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30年来,围绕DNA技术,他在死因鉴定、DNA数据库技术、疑难检材DNA检验、国产试剂及设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突出贡献。


他常常穿梭游走于命案现场、殡仪馆太平间、刑事技术实验室,在沉沉的黑幕中撕开裂口,让曙光倾洒,让死者开口,让真凶无所遁形,为每宗命案的侦破贴上公平正义的标签。


骨科科研高峰的不懈攀登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主任唐佩福


640 (14).png


作为全军最大综合医院骨科专科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和国内著名战创伤骨科专家,唐佩福和团队瞄准世界医学发展前沿,创新和发展了战创伤骨折救治理念、救治器材、损伤修复与功能重建技术,在髋部、复杂骨盆髋臼骨折,智能化复位固定系统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提升我国战创伤救治能力,推动战创伤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面对复杂髋臼骨折的科研空白,唐佩福率先提出“建立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髋臼数据库!”带领团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髋臼解剖形态参数数据库。


为切实降低训练伤发生率,唐佩福推动创立了以“巡调为主,巡诊、巡讲为辅”的全军训练伤防治“三巡”模式,使新兵训练伤整体下降了40%,训练成绩提升12.4%。


唐佩福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先后获批国内骨科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立了亚太地区第一个MAKO骨科机器人临床培训中心。


唐佩福把一生的热爱与追求都奉献给了强军路上的战创伤救治事业,被誉为“骨科科研高峰的不懈攀登者”。


中国免疫学界的领军学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吴玉章


640 (15).png


上世90年代中期,吴玉章第一次出国参会时意识到,中国免疫学研究落后了美国至少20年,必须要迎头赶上,“中国人要有自己的免疫学,我们的免疫学要‘Made in China’!”为此,他扎根免疫学数十载,将分子设计引入免疫学,建立了国际首个病毒表位数据库。


后来,为攻克免疫难关,他瞄准“T细胞分化命运调控”这一问题,首次发现其新亚群及其转录调控机制,故在国际上率先将其命名为 Tfc,并被应用于肿瘤、慢性乙肝等疾病的临床治疗试验。


2003年,SARS来袭,吴玉章牵头完成的“蛋白质抗原工程技术的创立及其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成果提升了对抗原的免疫操控能力,在流感、登革、SARS等历次重大疫情防控中做出突出贡献,并形成生物安全前瞻性技术储备。这一项目不仅实现了产业化,这一技术系统内,还有全国测评排名第一的流感诊断新方法,以及全球首个SARS免疫诊断方法。同时,他还建立了超型数据库,截至2022年3月,已发明11种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新方法,实现了在表位水平对病毒抗原的快拆、能装、可调。


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发,吴玉章临危受命,带领团队研制出冠状病毒通用疫苗、COVID-19全人源化治疗用单体进入FDA 的EUA申报程序。


用多个“首个”解决国家人民所需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夏宁邵


640 (16).png


1995年,夏宁邵进入厦门大学工作。当时,艾滋病刚刚传入中国十年,但传播速度快,危害性大,已对国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想要有效防控,诊断得先行。基于脑海中积累的临床和科研经验,夏宁邵决定立足现实,把“解决国家人民所需”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于是,他开始带领团队围绕艾滋病病毒(HIV)生物活性原料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发起攻关。


1999年,夏宁邵团队成功研制出国内首个“HIV第三代抗体诊断试剂盒”,彻底解决国内艾滋病诊断试剂的“无芯”问题。接着,团队又紧跟国际步伐,研制出第四代HIV抗原抗体检测试剂盒等HIV系列免疫诊断试剂,继续打破国际垄断,促进国产试剂升级换代。艾滋病的复杂性决定了仅靠第三代试剂和第四代试剂来防控还远远不够。历时20余年,夏宁邵团队相继完成了艾滋病毒的快速检测、确证、无创唾液检测、全自动检测、全球首个无创尿液自检等试剂,构建了能与进口诊断试剂相媲美的国产艾滋病免疫诊断试剂体系。


除了诊断试剂的研发之外,夏宁邵也带领团队长期从事疫苗研究,尤其是在戊肝疫苗、宫颈癌疫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历时14年,带领团队基于自主发现的戊肝病毒靶点和原创疫苗技术,成功研制全球首支戊肝疫苗。戊肝疫苗于2012年在国内上市,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被两院院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历时18年,团队研制的首个国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于2019年底获批上市,成功打破进口疫苗垄断。


全球首个戊肝疫苗、首个国产HPV疫苗、新一代国际“金标准”戊肝检测试剂、全球首个可指导用药的乙肝核心抗体定量试剂、全球首个艾滋抗体尿液自检试剂、全球首个新冠总抗体检测试剂……他在抗击病毒的战场上攻坚克难、硕果累累。 


儿童肝移植开拓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院长夏强


640 (1).jpg


夏强是著名儿童肝移植专家,我国儿童肝移植重要开拓者和领军者,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儿童移植专委会创始主委,我国大陆首位国际肝移植学会儿童委员会委员。在儿童终末期肝病诊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建成世界最大儿童肝移植中心,年完成量连续十年居世界首位,5年生存率94%全球领先,引领我国儿童肝移植从几乎空白到世界领先。他突破儿童肝移植关键技术瓶颈,创建中国儿童肝移植技术标准。主持制订首部《中国儿童肝移植临床诊疗指南》,推动我国儿童肝移植5年生存率提高35%,年完成量增长22倍跃居全球第一。担任Translational Research主编,在Cell、Gut、J Hepatology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70余篇,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3项。


做科学“追光者”,让药剂写上中国名字


北京大学药学系张强


640 (17).png


他出生于新中国的起步阶段,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只身来到北京求学,学成后,又“逆向而行”回到家乡,初生牛犊不怕虎,突破了辅料少、进口难、制剂技术落后等难题,实现了器官移植领域的新药环孢素高效口服吸收,打破技术垄断,实现了从进口到出口的巨大转变。 


他开辟了纳米药物的新方向——抗肿瘤药物的主动靶向递送系统,十年间,他连获两个纳米药物研究的973项目,他阐明了纳米粒从肠上皮细胞外表面转运进细胞内、在不同亚细胞器之间的转运过程,描绘了纳米粒细胞转运的“全景图”,成为该领域的里程碑,随后,他深入研究哪些蛋白质参与了纳米药物细胞转运的调控,以及纳米粒在细胞转运的过程中对细胞本身功能的改变以及细胞的反馈性调控机制等,被认为是国际上最早系统研究纳米药物细胞转运机制的团队之一


他创造了多个第一,国内第一个药剂学创新团队、重大新药专项药剂平台结题评第一、973纳米研究结题评第一、世界控释学会中国分会的首任主席、药剂学国际最权威杂志JCR的第一个中国编委、首位两次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的药剂学家等;首位在Cell、Nature、Science系列杂志发表科学研究论文的归国药剂学家。是他,把中国药剂学的声音送上了国际顶流期刊。


他立志做科学的追光者,让药剂写上中国的名字,他承接老一辈的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精神,为祖国荣光、为人民安康而奋斗,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启发青年一代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科学研究的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创建旋提手法新技术


开创手法传承“人机结合”新模式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朱立国


640 (18).png


骨伤科手法治疗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是广泛应用于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治疗的有效方法,但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病情加重,尤其颈椎扳动类手法操作不当还可出现患者晕厥、骨折脱位、截瘫等严重不良事件。操作技术难以重复、难于量化、存在安全风险及培训效率低等一直是阻碍骨伤科发展的瓶颈问题。深耕于中医骨伤领域的朱立国深知问题所在。走学科交叉之路,融合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朱立国通过主持开展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


根据中医“筋束骨”理论,他创建了由患者主动旋转、屈曲、再旋转、施术者纵向提拉的颈椎旋提手法,并建立了操作规范,步骤明确,增加可重复性和安全性,避免医生旋转力易超出生理范围,而造成损伤。他首次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现代循证医学、量化主要效应指标的研究方法,客观评价了旋提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定了非手术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评价量表;自主研发了旋转手法操作力学测量仪,确立了手法操作的力学参数,并形成了手法的量化考核模式;通过现代生物力学、运动学方法,建立了动态同步髓核内压力测量方法及三维激光脉冲式动态摄像系统,首次动态同步测量旋提手法安全有效降低颈椎髓核内压力变化,实现连续、动态的三维定点测量,动态描记颈椎各节段三维位移规律,首次采用运动捕捉技术对手法操作过程进行动态的运动学分析,评价了旋提手法的安全性及可重复性……他始终坚持“传承、发展与创新”作为骨伤科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融合,带领团队成员在中医骨伤科学规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在医学影像学界攀登高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王振常


640 (19).png


王振常长期从事生理病理信息探测感知技术及仪器的科学研究,是我国听觉和视觉系统影像感知与解析领域的带头人。他建立了人体复杂系统影像多模式多维度协同与生理病理多要素信息关联诊断体系,形成人体信息探测感知新范式。主持研制全球首台分辨尺度达50μm专用骨质CT仪器,实现信息获取能力从亚毫米级到十微米级的跨越,成功探索出“专而精”的国产CT仪器高端化发展新路径。基于信息技术与医学的交叉融合,实现听视觉系统微小病症检出效能的大幅跃升,带动了医学影像学重构,成果已在全国推广。


王振常通过多要素信息关联诊断体系和专用骨质 CT 仪器的综合应用,在国际上首次清晰显示出十余种引起耳聋、眩晕的重要微小结构,他发现了诱发耳聋、眩晕的可治性新征象,揭示了产生听力损失的新机制,为制定治疗新策略提供关键靶点。解析了大量“同症异病”的视力障碍诱因及机理,使视力下降与复视的诱因检出率由无法检出提高到76%和75%。基于信息技术与医学交叉融合,实现微小结构与隐匿病变探测感知能力的重要突破,并拓展应用于骨科微小结构精细成像和跨器官异构信息关联分析等新领域。


(责编 薄荷)


关键词:新增院士简介
2023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