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访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屠志涛
聚焦健康中国 专访(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康梅)
编者按: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推出的“321工程”,以推广临床疗效确切的中医儿科内病外治技术为宗旨,将中医儿科外治疗法中的重点和精髓内容汇聚,致力培养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儿科内病外治人才;规范中医儿科内病外治操作流程;加强基层医生对社区儿童常见病防治能力和儿童成长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有效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中“中医”、“儿科”两块短板,丰富基层医疗机构针对儿童的诊疗与健康服务内容,使社区儿童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专业便捷的中医儿科内病外治技术服务。
屠志涛局长接受北京电台、第一健康报道媒体采访
9月18日上午 ,在北京惠民中医儿童医院举行了启动仪式。第一健康报道记录并采访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屠志涛。
关于“321”工程起因和趋势
屠志涛:
这个项目切口不大,就是内病外治的培训,但是格局很大,大格局几个方面,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月份提出的中医的三模式转变,中医的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
看病的服务模式已经不适合少儿健康管理,现在都按项目收付费,没有服务包收费。
人才就更是这样了,我们培养的人才懂医不懂药。懂针不懂医,医针药不结合,将来都是麻烦事。所以这个项目启动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模式管理的问题。
第二个格局就是现在都说治病模式往健康模式转变。转了半天,还是看病,挂号看病。(到底怎么往健康模式转变。)
第三个,我们现在正在做十四五规划,马上要出台北京市的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亮点很多。比如有一个亮点,就是案例激励。以后北京的中医的发展,案例激励。推案例,示范案例一个好的案例,给他政策,给资金给资源。
刚刚记者采访我,我说这个项目真正实现三个转变:真正从治病模式向健康模式转变;真正从单纯重药物治疗向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并重的转变;真正从个体治疗向群体,关注群体,儿科群体转变。
所以这三个转变也是这个项目顶层设计的小入口。但是怎么落实,怎么落地,而且很复杂,我们讨论了几次很复杂。
五句话,十五个字很关键。一个是“全覆盖”,为人群服务,必须全覆盖,为人群服务必须到家门口,三级医院不可能为人群服务,只能为个体服务。
第二是“严标准”,刚刚崔霞简单介绍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标准,标准也不是厌食症的几个手法,标准必须“五结合”:一就是医跟药的结合,比如厌食,必须把医跟药的结合说出来;二就是和预防结合,不是光看病还有防病;
第三就是必须基本医疗与商业保险结合,健康必须与商业保险结合,没有商业保险都跑基本医疗去,不合适;
第四个就是人的要求,人的标准也得结合起来;所以这个标准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厌食症几个手法的标准;最后是内外结合的标准,1+1,今天请了5位内科专家,5位外治专家,必须让内外专家坐在一块,否则内病外治实现不了,也是一句空谈。
第四个是“跑数据”,这个项目必须有数据,靠数据来跑,搞人群健康,必须跑数据,不跑数据不可能,不跑数据商业保险也不可能来覆盖。不跑数据最后也形成不了服务模式。
第五个是“重评价”,一定要重评价,评价团队比服务团队还重要。刚才孙老提了一个非常好的建议,不要马上开始,不会一上来就北京市全覆盖了。要慢慢一步一步做,一步一步开始。
最后第六个是“激案例”,激励案例,哪个社区做的好,评价好,就大激励。不管是经费资源、宣传报道、医保商保,(那就激励)。现在医保商保也在找案例,只要有好案例,谁都愿意干。
总而言之,广覆盖、严标准、1+1、重案例、勤评价、跑数据,这是真正为321工程落地,真正能实现孩子在家门口(得到中医健康服务)。
因为这我们现在因为现在很多的需求都是点。所以工程就是为了把这个点串成线,再形成面,组成一个儿童健康的一体化,是点线面体结合。真正把这一个项目工程做好。
所以,万事开头难啊,但再难也得开,也得把这个项目做好,做成示范,做成十四五的一个示范。
真正拿出我们的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不是一个北京大学学生毕了业就能干的事,必须经过培训,才能做到的事。
(责编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