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董思宇)
2024年6月5日,农历甲辰年四月廿九,12点09分40秒,太阳到达黄经75°,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
“芒种”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故称之为「芒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历书》记载:「斗指已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
芒种节气是一个十分珍贵的时间节点,此时收获与播种同步进行,南方种稻子,北方麦收,地头田间忙而有序、分秒必争。
对于农人播种讲的是“候时”,在恰当的时间点,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种下一颗颗饱含生机的种子,来年才会应时收获饱满的果实。
对于人体来说此时是收获与新生的重要时空。一年有六气,分别是:“生、长、化、成、收、藏。”芒种处在三之气“化”的阶段,此时正是人体收获从大寒以来积攒的阳气,使阳气化气为水,转化为肾精,充盈骨髓的时空。
对于修行之人来说,“化”代表由量变到质变,化茧成蝶发生了质的变化,进入新的境界。
芒种到夏至半个月,北半球阳气即将达到鼎盛,夏至后一阴生,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逐渐南移,阳气则逐渐开始衰退。
炎炎夏日,空气湿度加大,湿邪加重,人们倍感肢体困重,萎靡不振,此时出现脾虚湿盛免疫力下降,容易爆发炎症、腹泻、皮肤问题等。
芒种节气仍处在甲辰年五运六气的“三之气”。从五运来看横跨了二运和三运。因此分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阶段是从2024年6月5日至6月15日,由三之气和二运主导时空。第二阶段是从6月15日至6月21日,由三之气和三运主导时空。
中运:土运太过(湿)
司天之气:太阳寒水(寒)
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热)
三之气客气:太阳寒水(寒)
第一阶段:
二运的主运:少徵(火运不及,水运反盛。寒)
二运的客运:少商(金运不及,火运反盛。热)
第二阶段:
三运的主运:太宫(土运太过,湿)
三运的客运:太羽(水运太过,寒)
二、气候对人的影响如下:
甲辰年三之气从小满至大暑,北半球“夏行冬令”,在6月15日之前,受双重太阳寒水的影响,血热者以及身体湿热较大之人,易生郁火、皮肤生疮、出现痈疽、急性炎症。
而阳气不足、素体虚寒、寒湿较重的人已经感受到大宇宙寒湿之气对人健康的影响:四肢水肿、头如重裹、腹泻下痢、痰多咳喘、困乏嗜睡、炎症多发,情志方面心气不足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或焦虑抑郁。
注意:6月15日之后到7月22日大暑日之前,这种湿寒情况会加重,寒湿之气加倍。小满、芒种、夏至这三个节气本应该是北半球阳气逐渐达到鼎盛,气温较高,万物生长“化、成”的季节,却受到多重寒湿气的抑制,生机被郁,雨水增多、极端天气较多(冰雹、暴风雨),很多人并没有感觉到天气炎热,而是一种外寒内热的郁热。
这个阶段应注意养护自身阳气,多通过饮食、艾灸、晒背、茶灸等方式采阳,壮大自身阳气,阳气补足,待秋收之际才有阳可收。否则之后身心匮乏,无阳可收,待到寒冬来临没有能力抵御外寒。另外当下阳气衰微者遇到特殊天气变化,如果不懂得日常饮食调理恢复脏腑平衡,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
虽然当下湿寒时空对人体不利,但这也意味着,当下时空是大补脾肾阳气的好时段,脾虚之人饮食健脾,强壮肉气,肌肉细胞饱满,皱纹减少,人更显年轻态。肾阳虚之人,饮食补肾阳,可益智壮骨增强生殖能力。心阳脾阳皆衰者,可以饮食补心阳以壮脾土之气,令人身心喜悦,养心补气两不误。换句话说,当下时空补阳不易上火,对于虚寒体质者智者获利,不智者见弊。
为什么现在有湿气的人这么多,一个是人们越来越懒,不爱活动了。另外人造的食品越来越多,添加剂越来越多,奶油、奶酪、芝士、奶茶……何况还是冰的。人体很难分解吸收它。有没有营养是不是脏腑所需要的先不说,光说人体有没有能力去消化它都是个问题,人体要消耗几倍的元气来消化它?收入和支出完全不成正比。何况还是冰的,先消耗了自身阳气来提升食物的温度,没有温度何谈质变?
湿气是身体多余的营养,你的营养液没有被气化从量变到质变,质变是需要温度的,你的体温不够,或者你吃的东西温度不够,总是耗你的阳气,阳气足的时候,它的转化还可以,当你阳气不足了,软化能力不够的时候,你吃进去的营养物质没有被提纯转化成脏腑需要的气血,就会变成痰湿留在身体里。
所以你可以看到自己明明吃了不少有营养的食物,但是皮肤依然粗糙、松弛、不紧实、没有光泽,头发依然大把大把掉,人依然是没有精气神、总感觉很累、不够睡,精力总是不够用,事情稍微多一点,就感觉人会焦虑心力不够。这都是你没有好好利用身体这部机器,无知滥用,胡吃海塞,不分寒热,不管脏腑的喜好和承受能力,没有了解它的真实需求所造成的。
只要是吃进身体里的,凡是没有被气化转化成气血津液的,都是垃圾,都是多余的东西,身体有排异反应,会给他一个通道,让他走大小便或者走毛孔出来。那它该出来没让它出来(下水道堵了),或者它没有能力出来(不爱活动,自身阳气不足,推不动),就以痰湿的形式滞留在身体某处,逐渐酸化腐败。
有的停留在浅表的部位能让你发现他,比如睡觉爱流口水了;脚丫烂了脱皮、起水泡、湿痒、有异味了。比如大小便处潮湿、痒;再比如,四肢水肿了;如果停留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可能就是积液、囊肿、炎症等等。
有句话说,人是水做的,人体70%以上都是水组成的,只要是流动的水,不容易滋生腐败的东西。但如果是一潭死水,只能成为一个臭水沟。你可以问一问你的心,你的五脏六腑正生活在清澈的活水中,还是待在一个臭水沟里?
三、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1、热时勿贪凉。
炎炎夏日,受寒辐射影响,不利内热向外发散,很多人出现郁热,非常渴望吹空调、吃冷饮、生水果、凉拌菜、凉面、海鲜、冰啤酒等降热。
殊不知当下时空,饮食生冷寒凉,很容易与时空中的寒湿之气同气相求。导致肠胃痞满不运化,二便失常,胃胀不思饮食;甚至一些人心阳被郁,出现胸闷、心慌、气短、眩晕;
一些年老体弱之人容易出现梗证和溢血证,面色绛红、头胀、舌红少津、手指肚发胀的老人要注意监测早晚血压,饮食疏肝凉血、健脾,防范梗证。
特别是要注意睡觉切勿贪凉,一些人睡觉习惯开空调、或者开着门窗、或者睡在有穿堂风的地方,非常容易中风邪,当下时空当人睡着后,毛孔自然开放散热,热走出去多少,寒邪就会进来多。
睡在当风口或者有冷气的地方,风邪会夹杂寒邪、湿邪趁虚而入,使人出现寒湿痹症,轻则第二天肌肉酸痛、面色青灰、气虚乏力、身体沉重、阳气下陷、头重脚轻、腹泻。重则出现中风、面瘫、偏瘫等。
如果身热难眠,入睡困难,可以在睡前半小时先打开空调除湿,给室内降温,温度降下来,再关闭空调,进屋睡觉。
2、合理日灸、艾灸、饮食补阳。
太阳是地球万物阳气的唯一来源,晒太阳的力量比艾灸力量强大数百倍,补阳是缓解负面情绪一个很好的方式。很多抑郁症的人就可以通过多晒太阳找回心之力,我们把通过晒太阳补阳的过程称为“日灸”,需要把握好一个度。
首先选择风和日丽的天气,避开太阳最热烈的时候,上午8-10点和下午3-5点温灸最佳。晒太阳时,身体适当活动,同时注意适当补水,晒到全身微汗即可。晒太阳需要避开风邪,人出汗后最怕受风。可以在头上搭一条丝巾或者透气的毛巾,护住头和肩颈。俗话说:“风从头上来,凉打脚下起。”
备战中考、高考的学子,感觉人很疲惫,阳气不足,少气懒言,记忆力差,手脚凉,面色萎黄或青白,舌淡苔白,人总是感觉睡不醒,是阳气不足的表现,平时如果没有时间晒太阳、茶灸、可以选择每天早上在家做扶阳透灸,补觉和艾灸两不误,艾灸前应适当补充水分,吃一些健脾补肾的食材。
若是青少年内热大,急躁易怒,脸红脸红,脸上疙疙瘩瘩,爱长火疖子,则需要饮食舒肝、清热燥湿。
3、茶灸、沐浴以热制热。
夏天最好的降热方法是以热制热,关闭门窗,以热茶灸微微透汗以解心中烦热,饮食养阴令身心平和喜悦。
早晚温水冲澡,有利于清理被瘀堵的皮肤毛孔,让内热顺利排出。要注意汗出之时不要立即洗澡,古语讲:“汗出见湿,乃生痤疮。”夏季汗多,要勤换衣衫,保持干爽。
体弱气虚之人要注意切勿经常大汗淋漓,汗多则耗气伤津,要学会及时补气,适时滋阴敛阳。
4、饮食清补。
夏季饮食需清淡,除了干力气活的人需要摄入更多盐分保持体力,普通人若吃的过咸,细胞容易脱水,导致血液粘稠,血压容易升高。
吃的过甜,不利水液代谢,如果出现水肿可用大葱灸肚脐,如果身体不仅有湿还有内热,可以直接煮三豆汤喝,清热利水。
三之气,要懂得忌口,勿吃生冷寒凉食物增加内湿。本身阳虚湿盛之人,贪嘴想吃水果时,要加热后再吃,用炭火盆烤着吃或者用姜丝一起蒸煮后再食用。
芒种,忙而不乱,汗水相伴,天道酬勤,幸福可期。
感恩祖先,感恩龙祖!
以上均建议对任何人没有任何约束力,仅供参考,应用者需要专业知识鉴别。
(作者:董思宇(芊麟) ,泰国博仁大学硕士学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现任北京华夏芊麟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医师。)
转载声明:以上文字由芊麟老师原创编辑整理,部分文字和图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转载该文请先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责编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