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康梅)
大暑是一年当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节气。7月23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雨水的健康养生与疾病预防知识。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张振鹏: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是“养阳”的好时节。“养阳”的方法层出不穷,晒背是其中之一。但是在这里要提醒大家,晒背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以下几类人群就不太适合:一是体质弱、高龄、皮肤容易过敏的;二是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平素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舌红苔黄,晒背后容易上火,从而出现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不适。三是既往有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对于平素畏寒怕风、怕冷的虚寒体质可以适当晒背。但是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段,避免在天气炎热、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去久晒。
二是要掌握好频次和时长。开始先以5—10分钟为宜,慢慢适应以后,可以逐渐增加到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即可。
三是晒背后不要马上洗冷水澡,也不要去吹空调、冷风扇,还有进入温差较大的空调房,最好是在室内阴凉处安静休息15—30分钟,让体温自然恢复。
四是晒背后应及时补充水分,比如我们常喝的温开水、淡盐水,但是不要喝冰饮。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 李树强:
高温高热作业环境和人体散热功能障碍都会引起中暑。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先兆中暑的症状,一定要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休息,同时补充水分和盐分。这些症状一般会在短时间内消失。如果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还出现了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速的情况,要赶紧用冰袋等物理降温并及时补液,如果症状继续加重,就赶紧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发展到重症中暑。重症中暑非常危险,可以危及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引起注意。
高温天气时,外卖快递员长时间在烈日下骑行,中暑的风险是比较高的。日常工作中,建议外卖快递员做到三个“主动”:
一是主动防护,包括穿戴防晒装备,如防晒服、头盔遮阳帘、防晒面罩、太阳镜和防晒霜等。
二是主动休息,尽量避开高温时段,增加休息的频率和时间,一定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三是主动补水,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这里面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提前补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要少量多次,持续补充,不要一次性喝大量水。二是优先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淡盐水以及果汁等。三是最好喝常温或者微凉的水,这样容易吸收利用,不建议喝冰镇饮料,因为冰镇的饮料对胃肠道会产生刺激。四是不要喝含有酒精和高糖的饮料,避免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
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 段蕾蕾:
在洪涝灾害之后,返家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检查房屋结构的毁损情况,评估房屋结构的稳定性,确认安全后才能进入。进入后要去检查电路是否有短路、煤气是否有泄漏、水管是否有漏水的情况,避免出现触电、中毒、爆炸这样的情况。
二是房屋要首先做好清除积水和淤泥,全面消毒之后才能够回迁入住。墙面、物体表面和地面可以用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或者擦拭消毒,日常用品可以通过煮沸或者曝晒来消毒,房屋要全面彻底的通风、干燥,确保房屋空气清新之后才适合回迁入住。
三是要注意饮用水安全。首选是瓶装水和桶装水,如果没有瓶装水和桶装水,就要选择属地提供的安全饮用水。自供水的水井要做到抽干、清淘、冲洗、再消毒再抽干然后才能使用。自来水首次使用前要放空滞留在管道里的水,直到无色无味。水一定要煮沸之后再饮用。
四是要注意防蚊、防蝇、防鼠。
近期,我国南方个别城市发生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并引发本地传播。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可治,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没有人传人迹象。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痛等。有疫情的地方要迅速开展灭蚊行动,降低密度。建议公众做好个人防护。个人如果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的情况,尤其是有蚊虫叮咬史或者疫区旅居史者,要立即就医治疗。
五是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可食用。
六是要注意健康监测和心理调适。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 王琦:
减肥过程当中新发脂肪肝,往往是和减肥方式不科学密切相关的。比如说,追求快速减肥,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比如我们使用了极低热量的饮食,这样的饮食结构可能会促使我们机体短期之内大量分解脂肪,脂肪分解产物会涌入肝脏,造成肝脏的代谢能力不足。
第二,高强度运动配合了低碳水饮食,这样会使脂肪分解加速,碳水化合物不足可能会加重我们肝脏的能量代谢失衡。
第三,可能过度依赖代餐,导致蛋白质的摄入不足,或者滥用减肥药品,然后导致脂肪的异常分解。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减肥不要过于着急,一定要循序渐进,要有科学的方式和方法。
长期熬夜可能会影响包括肝脏以内的多个脏器的功能,可能还会加重已经存在的肝脏疾病的进程。但是我们想说的是,千万不能把肝癌的发生简单归于熬夜,因为肝癌的发生是有明确的致病因素的,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长期大量饮酒,脂肪性肝炎,遗传代谢性肝病,还有自身免疫性肝病,或者黄曲霉毒素的暴露,这些才是肝癌发生的直接致病因素。
市面上目前可以买到“护肝”类药物,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我们医生处方的具有明确药理学作用的药品,还有一类是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非处方类的护肝类药物。我们想强调的是,无论哪一类护肝药物,都不能完全抵消致病因素所造成的肝脏损伤。所以我们希望要从改善熬夜等生活方式、尽可能避免饮酒等致病因素这些角度来入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的肝脏。健康人群没有必要为了护肝而使用护肝类药物。
(责编: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