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医送药下基层 | 董昌盛被称为“年轻的老中医”
2025-07-10 17:27:55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产业品牌推广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送医送药(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谭健)


历经17个日夜长途跋涉,医疗队跨越88个边境哨所,以5585公里巡诊轨迹织就一张温暖的生命守护网。他用脚步丈量青春厚度的杏林使者,以车轮碾过边关霜雪的执着,在祖国北疆镌刻下新时代中医人的精神坐标。他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主任医师董昌盛。


微信图片_20250710144928.jpg

图为董昌盛坐诊


真情服务 警民点赞


董昌盛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医疗小队成员,随国家移民管理局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届“送医送药下基层”联合巡诊队深入内蒙古和黑龙江边境地区,以针、药、灸、穴位点按结合的中医综合特色疗法,在派出所、体育馆、蒙古包、口岸等临时诊疗点开展服务。其诊疗范围广泛,涵盖颈肩综合征、鼻炎、顽固失眠、癌前病变等多种病症,凭借中医全科优势获当地警民认可,称其为“年轻的老中医”。


在东乌珠穆沁旗,他为咳嗽60余天的4岁蒙古族男孩辨证施治,用细芥贴、穴位埋豆及中药方剂,快速缓解症状;在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为34岁女民警解析甲状腺结节问题,通过中药与穴位埋豆,帮其卸除心理包袱,避免不必要手术;在二连浩特,用凉血消风法治疗日光性皮炎,辨证施治湿疹、带状疱疹等当地常见病症,温针灸等疗法现场缓解多种病痛,耳穴埋豆治过敏性鼻炎获好评;在黑龙江鸡西市虎林市消防大队,针对边境警民结节高发情况,从多维度科普,获高度认可,以真情服务赢得警民点赞。


微信图片_20250710144942.jpg

图为董昌盛坐诊


忍痛巡诊 坚守岗位


巡诊期间,董昌盛不慎跌倒,左侧胁肋部受伤,疼痛频发,尽管边境巡诊条件艰苦,行程紧张,需在派出所、体育馆、蒙古包、口岸等多种临时诊疗点间奔波,且常常面临高强度的接诊压力。但董昌盛始终坚守岗位,即便身体痛楚,也坚持为警民服务。在深入内蒙古大草原和黑龙江边境地区的17天里,他与医疗队队友一同走过88个边境点位,巡诊里程达5585公里,他服务民辅警434人次,无论路途颠簸带来的身体疲惫,还是长时间诊疗引发的肌肉酸痛,都未曾让他停下服务基层民警的脚步。


微信图片_20250710144954.jpg

图为巡诊活动合影


白天巡诊 晚上科研


巡诊期间,董昌盛坚持每日记录病例,详细整理从恶性肿瘤术后中药干预到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辨证论治等各类案例,凝聚内蒙古高原、黑龙江三江平原行医感悟。他还坚持向戍边卫士和驻地群众科普中医知识,同时汇总龙华医院三人小组的诊疗数据报给巡诊医疗队。


在二连浩特的诊疗日志中,他写下“基层是中医的天然课堂”;在阿巴嘎边境管理大队巴彦图嘎诊疗点,感悟“在天边草原,中医的智慧更能彰显生命力”;在黑龙江抚远临时诊疗处,体会“日出东极,健康第一”;在奔赴同江路上,体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研究生导师,他计划在以后带教研究生、本科生和留学生时,将中医下基层的精神传承下去,让学生认识到事业与基层需求结合能让中医更具生命力。这种白天忙碌巡诊、晚上潜心记录与总结的坚持,体现了他对中医科研与传承的执着。


(责编 薄荷)

标签:
中医巡诊事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