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健康中国 节气(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作者武云龙)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的到来,预示着冬季即将来临,这时候的气温会在晚上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五运六气讲: 霜降,属第五气,天气为燥,属阳明燥金。
《黄帝内经》讲:“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意思是说,如果秋天受到湿邪的侵袭,到了冬天就会发生咳嗽,这是中医“治未病”的精神体现。
题图
霜降已是晚秋,在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雨水多、寒气盛,气温的下降,风露加重,这时候,外界的阴邪和湿气很重,夹杂在一起很容易侵犯人体。那么,如何避免出现“冬生咳嗽”的现象呢?
中医讲培土生金,像茯苓、白术、扁豆、山药,都是药食同源的白色食物,白色通于肺,有利于去除湿邪。
寒邪,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外寒就是自然界的寒气,因此要注意保暖。内寒,又叫寒从中生,主要是体内阳气虚弱导致,最典型的就是怕冷、乏力、手脚冰凉,应当重点补阳气。
中医认为,肾主一身之阳气、脾主运化,所以去除内寒的重点是调补脾肾。可以吃桂附八味丸、附子理中丸、右归丸等中成药,饮食上应避免寒凉,不吃冷饮、不吃海鲜。
(责编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