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英才齐聚罗浮 葛洪中医药文化节开幕
2025-05-19 13:28:40 来源:澳门商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产业品牌推广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中医 (第一健康报道融媒体中心 澳门商报)


微信截图_20250519134542.jpg


5月17日,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卫生健康科技工作委员会、惠州市罗浮山中医科学发展基金会、罗浮山泰学学校、璞光鹛鹊中医药大模型承办的葛洪中医药文化节在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开幕。


活动旨在提高中医药健康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多位中医药行业专家学者、中医药非遗传承人、知名医药投资基金负责人、龙头医药企业负责人等齐聚罗浮山,围绕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中医药在关键技术突破、产业生态构建及跨境协同的创新维度,希望建立一个多维互动、深度融合的中医药文化科技交流合作平台。


担当与探索:传统智慧的现代转化


微信截图_20250519134705.jpg


此次文化节以“岐黄英才荟罗浮”为主题,采用“1+1+3+N”创新架构,九大板块内容包括开幕式、院士、大学校长对话活动、N项特色活动等。


“遏制疾病发生发展应从系统和整体观出发,这恰恰是我们中医的优势。”对话环节,全军航空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际院士联合体组委会副主席、世界整合医学大会联席主席、英国皇家医学院终身院士何月蓉指出,要解决14亿人民健康,中医就要与现代科技相融合,从以往个性化的服务模式,调整到解决本质和共性的问题上来,并且淡化预防和治疗之间的界线。


葛洪在罗浮山隐居三十余载,用思想与实践为这座山注入了永恒的文化基因。国家级非遗罗浮山百草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廖志钟介绍,罗浮山百草油,就是以葛洪道医思想为源头,以岭南医药学为支撑,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的产品,见证和承载了岭南医药的发展。

 

泰安市中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郗洪滨认为,葛洪精神的核心,在于以济世情怀为根基,以实证批判为方法,以融合创新为路径,在乱世中架起传统与变革的桥梁。其思想不仅是中华文化“兼容并蓄”的缩影,更为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平衡提供了历史镜鉴。


郗洪滨称,屠呦呦研究团队基于其中“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服”治疟疾的启发,通过现代科技成功提纯青蒿素,使全球疟疾死亡率大幅下降,挽救众多生命。青蒿素的发现,正是葛洪精神与现代科学结合的典范,它证明了传统智慧在面对现代健康挑战时仍具深远影响。


微信截图_20250519134810.jpg

活动现场,“AI+中医药”应用场景吸引嘉宾体验


“惠州方案”谱新篇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负责人、开展惠州中医蜂疗第一人陈文滨介绍,惠州“自然蜂疗”传承历史悠久,从葛洪时代至今,经过无数传承人的努力,将古法蜂疗与本地蜂种、药材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惠州蜂疗技艺。这些技艺在惠州地区代代相传,成为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承载着惠州人民对健康和自然的追求。


“小蜜蜂,大健康”,三次参加世界蜂疗大会并作学术专题报告,向大会展示“自然蜂疗”的独特魅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惠州方案”,也为惠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值得注意的是,惠州自古就是我国沉香主产地之一。晋代,葛洪在其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里记录了许多关于沉香的名方。惠州市沉香种植面积达1.4万亩,其中博罗县罗浮山周边占63%,年产生木香材1.2万吨,拥有42家深加工企业,形成了庞大的产业规模和企业集群。


据介绍,该产业提供超过数百种产品,包括沉香茶、精油、纳米眼贴等,丰富的产品种类支撑起其数十亿元的产值。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博士张清仲建议,博罗可构建一个从“香料种植-精油提取-康养应用”的全链条体系,通过数字化改造和科技特派员制度,提升种植效率和产品质量。


(责编 薄荷)

标签:
中医药文化非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