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健康报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表扬媒体        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媒体

专访陆文荣会长:发掘道医独特价值增强抗病免疫能力

融媒体中心2020-04-24 15:49:42
健康阅读:
来源:第一健康报道

2020-04-24 15:49:42


      传播正能量 创造新价值;第一健康报道——健康中国新闻发布与传播平台,专注新时代健康品牌建设与传播,是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公开表彰媒体。

聚焦健康中国 道医(第一健康报道 融媒体中心)


编者按:在全球环境日趋恶化,化学药品致畸、致癌、致突变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提倡自然医学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维护人类健康等许多方面,均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而道教医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正当其时。2020年1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日本月刊总编辑蒋丰(记者)对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的专访——发掘道医与养生文化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访谈”提出的道医重视对人体身心灵的整体性诊疗,以及多种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疗法,促进自我康复,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免疫能力,达到养生祛病延年的诸多效果。文中的道法自然观念与实践在今天全球抗疫中仍有独特价值。第一健康报道选摘主要内容予以刊载。


1587715402.png

4月6日陆文荣会长接受电视采访(截图一)

开篇引言


“许多人注意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举例说明中华文明奉献给世界的重要理念时,常常会提到‘道法自然’这个概念。比如,2014年4月1日在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里、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讲话中,习近平主席都提到了‘道法自然’。而‘道法自然’则出典于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道德经》。”


新年伊始,正值海南省政协举办第七届第三次全体会议前夕,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省道教协会会长陆文荣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这样介绍说。


在谈到道教如何在新时代发挥积极并且有建设性作用的问题。陆文荣会长表示,“我个人认为,扶助和支持道教医学的发展,就是其路径之一。”


我们的访谈,就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


道教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

有学者指出,道教医学是在道教文化中发展起来的医学,其存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那么,道教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是什么关系呢?


陆文荣:

产生于中国本土的道教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批评的西方宗教具有完全不同的理想追求和实践方式:道教的理想追求是在现世长生成仙,不像西方宗教追求的是死后到天国,道教的实践方式是现实生活中的修炼和养生,不像西方宗教着重于忏悔、祷告和布道。道教的信仰方式重在修行(“修道成仙”),西方宗教的信仰方式重在信仰(”因信称义”)。追求在现世长生成仙的道教有许多修炼和养生的实践方式及理论,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医和中药。道教在历史上又称“黄老之教”或“黄老之道”,道教徒也因此被称为“黄老之徒”。这里的“黄”就是相传《黄帝内经》的作者黄帝,这里的“老”就是《道德经》的作者老子。这也就是说,道教本身就是黄帝医学和老子哲学的结合体。而《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化典籍之一,是公认的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中国历史上一直有“医道同源”、“医道一家”和“十道九医”等说法,东晋时期的葛洪、南朝的陶弘景、隋唐时期的孙思邈、明朝的李时珍等等,既是历史上的高道,也是名垂青史的医药学家。可以说,医药学是道教修行养生实践与理论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信图片_20200423195559.jpg

陆文荣参加海南省政协会

道教医学是一种辩证施治的自然医学


记者:

据历史记载,当年炎帝神农氏为了救治民众疾病,曾经亲自尝百草。道门中人对此非常赞赏。这对道教医学有什么影响呢?


陆文荣:

“道教医学”这个说法是最近二、三十年开始使用的,历史上并没有什么独立的“道教医学”,道教医学就是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医学也离不开道教。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科学思想影响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以章太炎等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了保护中国传统医药学,以避免被西方医学和反封建迷信的唯科学思潮所排斥,将中国传统宗教(道教)和民俗信仰密切关联的中国传统医学“独立”出来,使之成为我们今天意义上的“中医学”和“中药学”。


不过,中医学和中药学在从中国传统医药学“独立”出来的过程中也逐渐被西医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医药学虽然获得了一些新的发展,但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中国传统医药学与西方医学是两个不同的疾病诊断与治疗系统。中国传统医药学强调的是辩证施治,而西方医学强调的是对症治疗。


辩证施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是只针对生理上的疾患,而是强调生命的有机整体性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及身心兼治。因此,中国传统医学不仅仅是生理诊治,也包括心理诊治。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道教在传统医药学中不仅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医的药物治疗,还有诸如祝由、导引、守一等心理治疗,因此道教强调生命的炼养需要性命双修或形神兼修。


既然现今的中医是一种从传统医药学中“独立”出来的医学,那么我们可以将道教中的传统医学称为“道教医学”。这种道教医学也可以说是一种自然医学。它重视对人体身心的整体性诊疗,以多种生理的和心理的自然疗法综合调理,全面治疗,促进自我康复,从而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免疫能力,达到养生祛病延年的效果。


当今越来越流行现代自然医学理论和方法,以温泉浴、森林浴、饮食养生、睡眠调节、音乐欣赏、琴棋书画、气功、按摩、导引、针灸等各种生物的、物理的和心理的炼养方式调节生活方式、医疗身心疾患,这些正是道教中的中国传统医学大力提倡和积极实践的。


在全球环境日趋恶化,化学药品致畸、致癌、致突变日益明显的情况下,提倡自然医学对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节能、维护人类健康等许多方面,均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而道教医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可谓正当其时。


道教医学是一种预防医学


记者:

如今,在日本,人们去医院不仅是治病,更多的是做体检,希望对疾病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道教医学今天在中国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呢?


陆文荣:

道教医学作为道教炼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是一种预防医学。


道教的炼养实践并不是有病了才去做,而是每天的日常生活方式,实际上就是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同时,道教非常重视人生活的各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生理的、心理的及行为上的一些特征,通过号脉、解梦、观色、望气、祝由、风水等方法,来观测人的生命和生活特征,预测灾祸或病患可能存在的状况,一方面提出警示,使人提前获知可能遇到的生命危险,另一方面为避免灾祸和病患的发生提供积极的和有效的方案。


《黄帝内经》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蕴藏着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思想。葛洪生活在东晋社会动荡的年代,亲眼目睹了疫病流行时的惨状,他在《抱朴子内篇》中主张防病先于治病,认为“至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之于既逝之后。”他还主张对疾病的预防要和日常养生保健相结合:“凡为道者,常患于晚,不患于早也”。他强调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应当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处入手,防微杜渐。正如他所说:“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积一所以至亿也。若能爱之于微,成之于著,则几乎知道矣。”


1587715459.png

4月6日陆文荣会长接受电视采访(截图二)


唐朝孙思邈进一步指出,对疾病要防患于未然,只有防微杜渐,积极预防,使身体机能保持健康、旺盛状态,才能消除疾病产生的条件和因素。《千金要方》里说:“勿以康健便为常然,常须安不忘危,预防诸病也。”我国的“健康中国”战略,首先应当是预防全民疾病于未然。我们积极提倡和弘扬道教医学的文化传统,正可以在“健康中国”战略行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发挥道教医学优势,为国家建设增添力量


记者:

今天,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民的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人们对“养生”的追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发挥道教医学对养生的积极影响?


陆文荣:

道教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并非只限于道教界的医学,而是一种全民医学。它本身就是预防、治疗、养生三位一体的。它关注于生命的全周期、健康的全过程。这在当下全民建康体系的建设中有着积极作用。


据调查数据显示,有六成以上的疾病,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采用预防为主、疗养结合的方式就可以治愈。而这正需要具有预防、治疗、养生三位一体的道教医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积极的作用。


由于道教医学至今没有取得合法性,公众对其了解不够,加之近些年打着道医养生旗号骗钱等“江湖术士”造成的不良影响,造成了公众对道医健康疗养体系的误解,使得优秀传统医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将道医合法化,确定其与“中医”同等的合法性,无疑有利于减轻国家对社会综合治理的成本。国家应该大力支持、传承和创新传统道医及其养生文化,建立起防、治、养三位一体的道教医学体系,并打造出道教养生保健、道教医疗、道医特色康复、道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道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体系,形成未病群体“道医养生保健”、已病群体“道医医疗”、病后群体“道医特色康复”的新格局,同时,科学使用“道医养生产品”,

参加“道医健康生活旅游”等发展模式,使得道教医学充分发挥其功效。


各地区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应当支持正规道医行医、开办医馆、道医服务进社区等活动。通过民众实地了解道医服务,切身体验道医治疗效果,让社会真正认识到道教医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建立完善的道教医学健康体系,对民众个人而言,可以花费极少的钱,获取最大的健康效果;对社会而言,可以提高全民健康指数,公共医疗资源可以平衡配置,使其效率最大化。同时,道教医学健康体系的均衡发展,也可以消除病患焦虑情绪,缓解医患关系等社会安全隐患,使全民幸福指数和获得感更加提高;对国家,可以降低社会医疗保障成本,节省财政开支,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好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而道教医学中所积极倡导的“劝人向善、济世利人”的人文精神,也与当下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坚持中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的历史进程中,引导道教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大力发掘和积极弘扬中国道教医学的优良传统,创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型道教健康医学体系,不仅可以使传统道教焕发出新的生机,还可以使道教界和社会各界更积极地发扬道教医学的独特优势,使节省出来的医疗财政支出及公共资源,可以更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


道教医学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记者: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道家学说并不局限于中国,而是关乎全球和人类的整体,乃到宇宙万物的和谐。正如老子骑上青牛从函谷关出走,他的学问并不限定在关内与关外。立足于道家学说的道教医学如何更积极地服务于人类命运共同体?


陆文荣:

道教与儒教、佛教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在中国历史上,儒、佛、道三者一直是互补共生的关系。但是,这并不是说道教只适用于中国。事实上,道教以超越民族和地域的“慈、俭、谦”三宝为核心价值,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道教医学自然是一种大爱的医学。大道无形,道通天地。道教倡导对万物的慈爱,因此,道教医学,既是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同时又赋予了济世利人的慈悲关怀。这种对人类生命的普遍性慈悲关怀为特征的医学体系,对于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当然,道教医学也是一种传统宗教文化医学。它是通过符法、咒法、指诀、气法、斗法、祈祷、忏悔、内修、外炼等“性命双修”的方法,来调理身心,排毒辟邪,治疗病患。


作为中国传统医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和作为中国道教文化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医学,从诞生时起就与中华民族先民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历来就有“巫医同源”、“道医不分”的说法。这与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社会中存在的医生同时为僧侣阶层的现象非常相似。


反观近代中医学的发展,尤其是在近代西方科学的传入和反宗教迷信潮流的冲击之下,逐渐脱离了包括道教医学在内的中国传统医学固有体系的中医学,在西医化的过程当中变成了一种专治生理病患的医学体系。传统中国医学、尤其是道医学的慈悲救世情怀和身心兼治的“性命双修”传统被剥离开来,导致了过分强调“医体”而忘记了“医心”的重要性。


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创新道教医学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中医学的不足,从而促进人类健康走和身心和谐、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它不仅可以惠及全民的健康生活,还可以通过增强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大道理念,建设一个全球命运共同休的美好生活家园。


道教医学也是一个综合体系,需要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注、民众的接受。古人留给后代的精华与智慧,需要当代人去发扬和传承。发掘其中的精华,用现代科学实证的方式去实践证明,可以使得道教医学更有效的为民众健康服务。


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道教医学同样可以借助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通过“一带一路”等途径交流、宣传,使得道教医学的精华与成果服务于全人类,充分展示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


(责编 秋时雨)


2023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3 - 2023北京第一健康报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010-52478634京ICP备15039216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40924号技术支持:中互信达